南宁高新区
日期:
2016年01月11日 05:30
来源:科技部
2015年,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下,在自治区、南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宁高新区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奋力推进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力争“十二五”圆满收官,取得了明显实效,呈现了诸多亮点。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主要工业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截至11月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任务情况为:
——政策区完成营业总收入1724.41亿元,同比增长27.53%;
——政策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326.02亿元,同比增长15.8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3.06亿元,同比增长16.02%;规模工业增加值341.3亿元,增长11.66%。
——新建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886.4亿元,同比增长25.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3.4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54.38亿元,增长16.1%。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6.16亿元,增长18.22%;其中工业投资142.74亿元,增长21.36%。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工业投资153亿元。
——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57亿美元,增长22.1%。预计全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3亿元,增长16.55%。预计全年完成社消总额81.22亿元。
——完成财政收入35.36亿元,预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6.2亿元。
(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
1.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1-11月,南宁高新区专利申请3566件,同比增长47.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654件,同比增长62.22%。专利授权1445件,同比增长40.9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85件,同比增长52.56%,占全市的57.71%。
2015年,南宁高新区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累计达2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14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35家;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32家;新增广西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累计达21家;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累计达9家,广西院士工作站累计达10家;新增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达5家。
2.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国家级品牌效应凸显
规划建筑面积为73000平方米,建设内容总体规划为“一园二区三平台六中心”,已引进了新浪、百度、猫扑网、“今日头条”、花田概念艺术中心、钱盆科技、东盟网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媒体广告经营单位,集聚专业广告企业60家,广告关联企业90家。
3.南宁创客城正式开城运营
南宁创客城于10月22日正式开城,打破了地域限制,规划建设“一城两核多平台”格局,中心区规划面积14400平方米。同时引进了CEO协作工坊、酷狗音乐、黑马会等创新型孵化器,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创客综合体。并于10月底同期举办了首届“创客节”活动。
4.电子商务发挥聚集效应
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支持美丽传说、新浪、象翌微链、美丽湾等电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鼓励传统工业企业广泛采用电子商务新模式,拓宽市场。基地已形成一批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400多家,电子商务服务人才超过3000人,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5亿元,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00人。
5.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积极发挥联创公司担保融资平台的担保放大效应,深化与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合作,充分借力政、银、企合作平台,切实帮助园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鼓励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香港证劵交易所”等平台挂牌融资,2015年度南宁高新区就有9家企业成功挂牌融资。引进国内知名券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探索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三)进一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依托中国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北部湾人才金港,着力提升“五特”(即人才智力特别密集、创业创新特别活跃、支持政策特别优惠、体制机制特别灵活、人才服务特别贴心)人才特区水平。高新区企业共计11家获得了南宁市2014年度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项目资助资金,共获得资金资助1850万元,占南宁市67%。按时组织完成了2013年共计39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主管部门考核评估阶段工作,其中考核结果为优秀项目21个。
(四)持续保持招商引资和工业投资的拉动作用
截止12月24日,今年新入区企业3071家;完成内资到位资金75亿元,同比增长15.38%;完成实际利用外资6891万美元,同比增长9.38%。预计全年累计完成内资到位95亿元,同比增长12.78%;预计全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750万美元,同比增长7.75%。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了发展活力动力
承接自治区、南宁市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101项,承接委托行政审批事项31项,并制定了责任清单。6月9日成立了南宁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对授权行政审批项目进行集中审批和管理,实行大厅集中办公方式,将原属投促、经发、建设、城管、社会事业等8个职能部门的97项审批事项整合,实现“一个章、一站式”独立审批。积极推进“三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工作,8月底专门设置三证合一综合服务窗口,共为1725家公司发放了“一证一码”。
(六)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全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西乡塘区共同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隆安县结成帮扶对子,一定五年。2013年与相思湖新区合并后,同时也承担了原相思湖新区对口帮扶邕宁区的扶贫开发工作。
完善信访和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努力让人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加强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环保专项整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七)巩固和拓展系列专题活动,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推进“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工作,对园区266个党组织进行了“拉网式”摸底提升。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共组织30多期培训班,共培训党务工作者2200人次;开展“两新”组织百日攻坚行动,实现园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覆盖率80%以上,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重点实施“党建服务阵地提升工程”, “两新”党组织党建活动阵地100%达到“六有”标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积极支持纪检部门监督执纪,今年以来已约谈44个部门共174人,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二、2016年的主要工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我们必须用好用活用足机遇,把握发展主动权,努力确保经济合理增速,从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和重大战略推进、推动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等方面,结合高新区实际,找准发展路径,培育形成南宁综合保税区、北湖工业园区、相思湖高教科技园区等一批新的增长点,实现稳中提质、稳中求快、稳中向好,打造南宁高新区经济升级版。
对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初步考虑为:
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扭转劣势,力争实现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
将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突出工业项目主导
始终突出工业的主导作用,结合编制“十三五”规划,科学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强化未来五年发展的项目支撑。持续扩张工业总量,在千亿元产业园区的基础上,继续把大项目建设作为转调发展的根本着力点,坚持一切以大项目为重、为先、为优,加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力度。
(二)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功能,推动产业集群化、聚集化发展,打造区域产业发展竞争新优势。支持园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园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抓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畅通高新区主干通道为重点,实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年行动计划。
(三)进一步破解财税、投融资瓶颈
全力抓好财税增收工作,把“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大力培植和涵养财源,力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入驻高新区,促进新财源快速成长。全力抓好投融资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借助总公司等平台发行适当规模的企业债券。创新政府投资使用方式,进一步深入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企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撬动社会投资。
(四)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探索开展京、沪、粤、港招商活动,整合多种资源招商,加大对央企、知名民企和外企招商力度。立足于广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东南亚国家的辐射,充分利用好南宁综合保税区通关优势,积极主动面向东南亚地区,加快开发开放平台建设。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加快平台直邮进口功能模块的开发建设,助推园区开展直邮进口业务。
(五)进一步注重科技创新引领
积极探索与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科技园区或创业基地的新路径,推动广西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产业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可转化的成果,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计划新增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企业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定配套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才和大学生到高新区创新创业。
(六)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充分释放南宁新技术产业建设开发总公司、联创公司、银行及担保公司等的融资潜能,多方位、多领域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投资、建设和经营,探索建立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探索科技型贷款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建立“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防范和化解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引发金融风险。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上市企业培育。积极开展科技保险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研发创新的风险。
(七)进一步抓好党风带动政风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牢记“三严三实”,认真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严守“八项规定”,坚持不懈反对“四风”,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提高执行力和行政效率。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强化效能监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和落实好国家、自治区、南宁市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建立常态化的监管制度,推动管委会管理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快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
一、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指导下,在自治区、南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宁高新区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奋力推进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力争“十二五”圆满收官,取得了明显实效,呈现了诸多亮点。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主要工业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截至11月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任务情况为:
——政策区完成营业总收入1724.41亿元,同比增长27.53%;
——政策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326.02亿元,同比增长15.8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23.06亿元,同比增长16.02%;规模工业增加值341.3亿元,增长11.66%。
——新建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886.4亿元,同比增长25.5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83.4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54.38亿元,增长16.1%。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6.16亿元,增长18.22%;其中工业投资142.74亿元,增长21.36%。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工业投资153亿元。
——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57亿美元,增长22.1%。预计全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3亿元,增长16.55%。预计全年完成社消总额81.22亿元。
——完成财政收入35.36亿元,预计全年完成财政收入36.2亿元。
(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
1.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1-11月,南宁高新区专利申请3566件,同比增长47.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654件,同比增长62.22%。专利授权1445件,同比增长40.9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85件,同比增长52.56%,占全市的57.71%。
2015年,南宁高新区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累计达2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14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35家;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32家;新增广西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累计达21家;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累计达9家,广西院士工作站累计达10家;新增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达5家。
2.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国家级品牌效应凸显
规划建筑面积为73000平方米,建设内容总体规划为“一园二区三平台六中心”,已引进了新浪、百度、猫扑网、“今日头条”、花田概念艺术中心、钱盆科技、东盟网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媒体广告经营单位,集聚专业广告企业60家,广告关联企业90家。
3.南宁创客城正式开城运营
南宁创客城于10月22日正式开城,打破了地域限制,规划建设“一城两核多平台”格局,中心区规划面积14400平方米。同时引进了CEO协作工坊、酷狗音乐、黑马会等创新型孵化器,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创客综合体。并于10月底同期举办了首届“创客节”活动。
4.电子商务发挥聚集效应
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支持美丽传说、新浪、象翌微链、美丽湾等电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鼓励传统工业企业广泛采用电子商务新模式,拓宽市场。基地已形成一批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400多家,电子商务服务人才超过3000人,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5亿元,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0000人。
5.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积极发挥联创公司担保融资平台的担保放大效应,深化与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合作,充分借力政、银、企合作平台,切实帮助园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鼓励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香港证劵交易所”等平台挂牌融资,2015年度南宁高新区就有9家企业成功挂牌融资。引进国内知名券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探索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帮助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导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三)进一步推进“人才特区”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依托中国产学研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北部湾人才金港,着力提升“五特”(即人才智力特别密集、创业创新特别活跃、支持政策特别优惠、体制机制特别灵活、人才服务特别贴心)人才特区水平。高新区企业共计11家获得了南宁市2014年度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团队)项目资助资金,共获得资金资助1850万元,占南宁市67%。按时组织完成了2013年共计39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主管部门考核评估阶段工作,其中考核结果为优秀项目21个。
(四)持续保持招商引资和工业投资的拉动作用
截止12月24日,今年新入区企业3071家;完成内资到位资金75亿元,同比增长15.38%;完成实际利用外资6891万美元,同比增长9.38%。预计全年累计完成内资到位95亿元,同比增长12.78%;预计全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750万美元,同比增长7.75%。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了发展活力动力
承接自治区、南宁市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101项,承接委托行政审批事项31项,并制定了责任清单。6月9日成立了南宁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对授权行政审批项目进行集中审批和管理,实行大厅集中办公方式,将原属投促、经发、建设、城管、社会事业等8个职能部门的97项审批事项整合,实现“一个章、一站式”独立审批。积极推进“三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工作,8月底专门设置三证合一综合服务窗口,共为1725家公司发放了“一证一码”。
(六)切实保障改善民生,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全市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西乡塘区共同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隆安县结成帮扶对子,一定五年。2013年与相思湖新区合并后,同时也承担了原相思湖新区对口帮扶邕宁区的扶贫开发工作。
完善信访和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努力让人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加强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环保专项整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七)巩固和拓展系列专题活动,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深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推进“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工作,对园区266个党组织进行了“拉网式”摸底提升。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共组织30多期培训班,共培训党务工作者2200人次;开展“两新”组织百日攻坚行动,实现园区“两新”组织党组织工作覆盖率80%以上,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重点实施“党建服务阵地提升工程”, “两新”党组织党建活动阵地100%达到“六有”标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积极支持纪检部门监督执纪,今年以来已约谈44个部门共174人,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二、2016年的主要工作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我们必须用好用活用足机遇,把握发展主动权,努力确保经济合理增速,从国家深化改革开放和重大战略推进、推动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等方面,结合高新区实际,找准发展路径,培育形成南宁综合保税区、北湖工业园区、相思湖高教科技园区等一批新的增长点,实现稳中提质、稳中求快、稳中向好,打造南宁高新区经济升级版。
对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初步考虑为:
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扭转劣势,力争实现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
将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突出工业项目主导
始终突出工业的主导作用,结合编制“十三五”规划,科学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强化未来五年发展的项目支撑。持续扩张工业总量,在千亿元产业园区的基础上,继续把大项目建设作为转调发展的根本着力点,坚持一切以大项目为重、为先、为优,加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力度。
(二)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功能,推动产业集群化、聚集化发展,打造区域产业发展竞争新优势。支持园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园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抓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畅通高新区主干通道为重点,实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年行动计划。
(三)进一步破解财税、投融资瓶颈
全力抓好财税增收工作,把“强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大力培植和涵养财源,力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企业入驻高新区,促进新财源快速成长。全力抓好投融资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借助总公司等平台发行适当规模的企业债券。创新政府投资使用方式,进一步深入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企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撬动社会投资。
(四)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力度
充分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探索开展京、沪、粤、港招商活动,整合多种资源招商,加大对央企、知名民企和外企招商力度。立足于广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东南亚国家的辐射,充分利用好南宁综合保税区通关优势,积极主动面向东南亚地区,加快开发开放平台建设。完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加快平台直邮进口功能模块的开发建设,助推园区开展直邮进口业务。
(五)进一步注重科技创新引领
积极探索与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科技园区或创业基地的新路径,推动广西大学科技园等一批产业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可转化的成果,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升级。计划新增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企业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定配套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才和大学生到高新区创新创业。
(六)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充分释放南宁新技术产业建设开发总公司、联创公司、银行及担保公司等的融资潜能,多方位、多领域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投资、建设和经营,探索建立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探索科技型贷款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建立“中小企业应急互助基金”,防范和化解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引发金融风险。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上市企业培育。积极开展科技保险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研发创新的风险。
(七)进一步抓好党风带动政风
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牢记“三严三实”,认真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严守“八项规定”,坚持不懈反对“四风”,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提高执行力和行政效率。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强化效能监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持续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和落实好国家、自治区、南宁市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建立常态化的监管制度,推动管委会管理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加快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信息公开。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