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郴州高新区
日期: 2016年01月11日 05:34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处形势,全区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转型发展统揽全局,坚持产业主导、全面发展,认真把握机遇,放大优势,全面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统筹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区经济社会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2015年工作情况
  (一)经济运行稳定增长,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预计(下同)2015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16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工业总产值615亿元,同比增长4.59%;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565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固定投资145亿元,同比增长18%。
  (二)招大引强成效突出,发展活力显现新气象。注重瞄准大项目和引进战略投资者。新入园的企业,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辐射性广、带动力强。如和港新材料、万容科技、明大炭素等,一个企业就是一个产业链,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增长点,引进项目质量有了实质性提升。到11月底,共引进项目36个,其中8-11月引进申湘汽车、万容科技、拓展众创空间等项目26个,总投资34亿元,在谈项目还有20多个。特别是与世界500强企业正威集团的洽谈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在12月份正式签约。
  (三)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承载能力实现新提升。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一个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跟踪部门、一套服务体系、一抓到底),全年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00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11.5%。加快推进博立生物、正阳生物、君鹏环保等新入园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明大碳素、华润燃气、华瀚科技、万信达、和港新材料等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加强湖南八方矿业交易中心和上海中昆总部经济园、金伯利大厦、林邑中央、福城东谷、惠尔物流、有色金属物流园、人民医院东院等平台、项目建设,加快建立与产业、城市相匹配的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服务中心,承载能力不断完善提升。
  (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转型升级实现新发展。2015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区内高新技术产品企业46家,专利申请量、授权数位列全市第一。预计2015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15亿元,同比增长5.25%,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3%。华磊光电成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对高压芯片、植位芯片的研发,推动应用型产品向智能化产品发展;金贵银业、柿竹园成功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大大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研究开发投入,完善了企业产学研合作机制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园区加快实施有色金属“五个一”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的占比分别为41.38%、30.22%、8.29%,实现了从过去有色产业独大到如今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主导产业结构不断壮大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依托华磊光电、华特光电、智上光电等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了较完整的LED产业链。
  (五)要素保障有效破解,发展环境呈现新面貌。通过建立企业联系点制度,及时掌握企业生产要素需求情况,深入开展企业帮扶,切实帮助企业破解瓶颈,具体抓好“三大保障”。抓好资金保障。主动与金融机构加强协调,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同时,组建和参与了全市创业投资基金,投入5000万元,充分发挥创投基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助推园区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抓好用地保障。积极争取工业用地指标,将重大工业项目用地优先列入年度用地计划,并加强对现有工业用地整合,重点抓好园区用地集约、规模化用地保障。抓好用工保障。树立招工就是招商的理念,主动帮助企业搭建好招工平台,推进用工保障专业化、职业化,建立劳务输出长效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
  二、2016年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产业主导,全面发展”主体战略,坚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创新驱动、改革开放为动力,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致力打造成企业洼地、产业洼地、财源洼地和郴州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聚宝盆。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创新驱动。完善以创新指标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和动力。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园区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载体。创新管理机制,按照园区的特定功能,以机构设置最优化,谋求体制优势最大化,实现竞争实力最强化。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项目服务机制,把普惠企业的文章做精、做深、做透。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促进企业加大高新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在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科学发展的动力。
  (二)突出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理念,让项目建设成为一种常态、一种共识。加快推进完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功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金融、物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医院、商场等生活服务配套功能,加快推进“两湖三河四公园”建设和湘江流域污染治理,形成山水相融、宜业宜居的生态环境格局。抓实宝石产业园、世茂铜业、远大住工、明大炭素、华瀚科技、万信达、博立生物、格兰博等产业项目、财源项目建设,增强园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三)突出产业升级。坚持产业兴园,强化产业主导,完善产业链。围绕有色金属深加工、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做好转型升级文章,特别要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加快推进华磊、金旺等企业上市步伐。充分发挥园区孵化器和创投基金的支撑作用,对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重点扶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福城东谷、惠尔物流、林邑中央、金伯利大厦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等,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加工贸易发展,力争郴州出口加工区成功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四)突出要素保障。及时掌握企业生产要素需求情况,深入开展企业帮扶工作,抓实资金、用地、用工等要素保障。做大做强高科投这一融资平台,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社会风险投资业发展,着力破解园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向园区集聚。加强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做好土地收储。加快园区政务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升对企业生产性服务能力,为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相关问题。严厉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和项目施工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