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高新区
日期:
2016年01月11日 07:10
来源:科技部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高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缓步回升,财政税收稳步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GDP预计完成171亿元,同比持平;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7亿元,同比持平;2015年全年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同比下降19.8%。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05亿元,同比下降6.8%。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1.53亿美元;外贸出口预计完成1.4亿美元;域外引资预计完成30亿元。芳烃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工业铝材产业集群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
(二)以“稳增长”为核心,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对上年已试生产项目的加强跟踪协调,促其早日达产达效。合成催、金谷、会福项目已正式投产,华兴、兴家、港隆、鸿港一期等项目正在办理正式投产手续。加强项目调度,全力促进在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早日建成投产。加强推进力度,全力促进新开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随着一批新项目的入驻,芳烃基地将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芳烃基地8个在建项目预计年底前将全部投入运营。年初至今,华峰、法液空、辽河燃气、鸿港二期、鑫宇化工5个项目已投入运营,奥克药辅、国成年底前陆续建成试车,其中奥克药辅将于12月初试车,国成热电计划12月底第一台机组投产。忠旺集团模具、电泳、喷涂、工业铝材库房项目基础已完成,预计到2015年末土建基础、主结构、地面等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力争年底完成设备安装;年产12万吨工业铝型材项目厂房主体已全部完工,预计年底前开始设备安装。兰家的铝材深加工成品库项基本完成场平、通信和电力等基础工程建设。
(三)以“调结构”为重点,积极筹划项目,为辽阳石化技改项目保驾护航
高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辽阳石化俄油优化增效项目展开。该项目已完成可研,计划投资64亿元,对辽阳石化公司现有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优化芳烃产品结构。项目投产后,辽阳石化产品种类、数量发生变化,结构更加合理,产能将进一步释放。目前市发改委已对该项目备案,项目已获中石油批复。芳烃基地因该项目的实施,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为全面承接该项目实施后的资源,积极为项目配套,高新区筹划了35万吨/年饱和液化气的加工利用等6个项目,并与辽化公司高层进行了协商,已就支持本地企业发展、支持芳烃基本招商资源、与民营企业开展合资合作方面取得初步共识。
(四)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
推进高新区与中科院科技合作深入开展,落实地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有5家企业分别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沈阳金属研究所、院过程所、化学所签订正式合作项目共5项。创建省科技创新券试点区,完成了科技创新卷试点相关文件的编制起草,省科技厅已正式批准我区为第一批省科技创新券试点区。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争取资金扶持,共组织企业申报2015年国家火炬计划2项,申报征集省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重点项目6项,申报省第三批重点节能减排技术5项。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忠旺集团“工业铝材检测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列入2015年辽宁省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项目;石化机械设计制造有限公司“先进管路材料技术创新平台”列入2015年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实施,忠旺集团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合作开展核电反应堆用高性能铝合金冷却工艺管件加工技术攻关,预计实现年产5000吨核反应堆用铝合金冷却工艺管材件;奥克公司开展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绿色合成新技术及催化精馏技术攻关,目前已完成中试装置的工艺设计,建成年产300吨中试生产装置,并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技成果和科技奖励,忠旺集团和辽阳石化各有一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开展“企业专利清零行动”,帮助企业解决企业在专利申请难题,兑现专利申请补助资金,激发企业或个人申请发明专利的积极性。
二、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高新区将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健康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继续支持辽化公司、忠旺集团健康发展,不断寻求两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内生、外在动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大力推进西部开发,拉伸发展框架;利用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在谋求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规范机关建设,强化管理服务。
(一)以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为载体,提升高新区形象。
辽阳高新区把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作为努力目标。通过创建工作,辽阳高新区建设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成为以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为驱动,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在内陆地区具有重大引领示范作用的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使辽阳高新区真正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区域中枢。
(二)以项目建设为牵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全力保障俄油加工优化增效项目。高新区将密切关注该项目建设进展,全力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并适时调整芳烃产业发展的侧重点,引导企业全盘“消化吸收”该项目投产带来的新产品。加快支柱产业集群式发展。一是芳烃产业。把格瑞包装瓦楞纸板、新晟化工磷酸异辛酯、科隆二期10万吨羧酸系减水剂、博鑫危废暂存处置及无水树脂化工助剂、福辰纳米氧化锌生物醇油项目、众成环保粉煤灰综合利用等项目投产达效作为工作重点,同时加快等企业的项目建设进程,力争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积极引导赢创、华峰、法液空、国成热电、奥克、科隆等28家已投产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挖掘内在潜力,找准内生动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工业铝材产业。全力推进12万吨工业型材项目建设,建成库房、模具、喷涂、电泳等项目。全年工业铝材产业集群预计完成销售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9.1%。
(三)以“招商选资”为重点,提升园区知名度。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瞄准国际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化工企业开展招商对接工作,与德国巴斯夫集团、德国赢创工业集团、浙江荣盛集团、温州华峰集团深入洽谈,促成美国英维达公司与兴家公司的合资合作。二是以试点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抓手,与辽阳石化公司俄油优化增效项目建设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加大浙江荣盛集团与辽阳石化公司合资建设对二甲苯(PX)项目上的对接服务力度,深入推进世界500强企业液化空气集团、德国赢创工业集团与辽阳石化公司合资合作天然气制氢和碳4深加工等项目。三是瞄准产业方向深入包装重点项目。依据调整后的产业链和产业方向,做好产业链项目包装。计划新包装重点项目6项,并对部分项目进行深度包装,为项目招商创造条件。
(四)以建立健全科技体系为基础,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继续实施科技项目攻关。加大各级项目申报和实施力度,继续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搜集、挖掘项目,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竞争力强的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专项资金,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强化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继续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使我区由引进、吸收科技成果,逐步向科技成果输出转变,在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带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认真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宣传、咨询与服务工作,积极引导科技型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高新技术产品。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辽阳市在高新区建立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深化高新区企业与中科院相关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率。
(五)以基础设施投入为侧重点,提升产业承载力。
启动智慧型园区建设工作。组织研究论证智慧型园区建设方案,将智慧型园区建设与园区规范化管理、安全、环境监管一体化、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整合企业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做到既注重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在2016年全面实施。加快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要加快实施污水厂6万吨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同时,适时启动污水处理厂周边安全防护距离搬迁工作,保证污水处理厂一期通过验收及扩能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实施绿化工程,提升园区生态水平。计划投资300万元,对芳烃基地内部分重要路段、节点进行绿化。完善芳烃基地公用工程。计划投资400万元,根据入驻企业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开展公用工程的配套建设。
(六)以服务企业为根本,提升管理水平。
加大管理服务力度,切实把管理服务工作重点向企业需求倾斜,在项目引进、建设、投产,争取政策、资金,科技、金融,产学研用、人才引进等方面搞好全方位的服务。
(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提升亲和力。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管理体制。一是转变管理念。破除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管理理念,在领导机关营造勇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创业干事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辽阳高新区的机构设置。全面承接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现高新区行政审批、企业管理服务的封闭运行。三是试行激励政策。在辽阳高新区试行全员“档案封存,绩效考核”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四是奉行“拿来”主义。在全国范围内聘请符合创新驱动需要的各类人才,参与管理机构决策、管理、建设、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加快构建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小政府、大社会”的构想,推动园区管理由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由被动服务向引领服务转变。着力培养和完善丰富的社会组织载体,引导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建设。强化“经营园区”的理念,整合园区所拥有的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企业发展提供项目审批、资源对接、建设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和各种增值服务,提升园区的对外吸引力,从而获取收益,实现资产增值。
一、2015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高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生产缓步回升,财政税收稳步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滑。GDP预计完成171亿元,同比持平;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77亿元,同比持平;2015年全年预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同比下降19.8%。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05亿元,同比下降6.8%。实际利用外资预计完成1.53亿美元;外贸出口预计完成1.4亿美元;域外引资预计完成30亿元。芳烃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工业铝材产业集群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20亿元。
(二)以“稳增长”为核心,推进工业项目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对上年已试生产项目的加强跟踪协调,促其早日达产达效。合成催、金谷、会福项目已正式投产,华兴、兴家、港隆、鸿港一期等项目正在办理正式投产手续。加强项目调度,全力促进在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早日建成投产。加强推进力度,全力促进新开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随着一批新项目的入驻,芳烃基地将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芳烃基地8个在建项目预计年底前将全部投入运营。年初至今,华峰、法液空、辽河燃气、鸿港二期、鑫宇化工5个项目已投入运营,奥克药辅、国成年底前陆续建成试车,其中奥克药辅将于12月初试车,国成热电计划12月底第一台机组投产。忠旺集团模具、电泳、喷涂、工业铝材库房项目基础已完成,预计到2015年末土建基础、主结构、地面等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力争年底完成设备安装;年产12万吨工业铝型材项目厂房主体已全部完工,预计年底前开始设备安装。兰家的铝材深加工成品库项基本完成场平、通信和电力等基础工程建设。
(三)以“调结构”为重点,积极筹划项目,为辽阳石化技改项目保驾护航
高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辽阳石化俄油优化增效项目展开。该项目已完成可研,计划投资64亿元,对辽阳石化公司现有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优化芳烃产品结构。项目投产后,辽阳石化产品种类、数量发生变化,结构更加合理,产能将进一步释放。目前市发改委已对该项目备案,项目已获中石油批复。芳烃基地因该项目的实施,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为全面承接该项目实施后的资源,积极为项目配套,高新区筹划了35万吨/年饱和液化气的加工利用等6个项目,并与辽化公司高层进行了协商,已就支持本地企业发展、支持芳烃基本招商资源、与民营企业开展合资合作方面取得初步共识。
(四)科技创新工作成效显著
推进高新区与中科院科技合作深入开展,落实地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有5家企业分别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沈阳金属研究所、院过程所、化学所签订正式合作项目共5项。创建省科技创新券试点区,完成了科技创新卷试点相关文件的编制起草,省科技厅已正式批准我区为第一批省科技创新券试点区。申报科技计划项目,争取资金扶持,共组织企业申报2015年国家火炬计划2项,申报征集省高新技术领域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重点项目6项,申报省第三批重点节能减排技术5项。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忠旺集团“工业铝材检测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列入2015年辽宁省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项目;石化机械设计制造有限公司“先进管路材料技术创新平台”列入2015年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实施,忠旺集团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合作开展核电反应堆用高性能铝合金冷却工艺管件加工技术攻关,预计实现年产5000吨核反应堆用铝合金冷却工艺管材件;奥克公司开展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绿色合成新技术及催化精馏技术攻关,目前已完成中试装置的工艺设计,建成年产300吨中试生产装置,并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技成果和科技奖励,忠旺集团和辽阳石化各有一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开展“企业专利清零行动”,帮助企业解决企业在专利申请难题,兑现专利申请补助资金,激发企业或个人申请发明专利的积极性。
二、2016年重点工作
2016年,高新区将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健康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继续支持辽化公司、忠旺集团健康发展,不断寻求两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内生、外在动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建设水平;大力推进西部开发,拉伸发展框架;利用高新区的政策优势,在谋求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规范机关建设,强化管理服务。
(一)以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为载体,提升高新区形象。
辽阳高新区把创建“创新型特色园区”作为努力目标。通过创建工作,辽阳高新区建设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成为以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为驱动,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在内陆地区具有重大引领示范作用的国家级创新型特色园区,使辽阳高新区真正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区域中枢。
(二)以项目建设为牵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全力保障俄油加工优化增效项目。高新区将密切关注该项目建设进展,全力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并适时调整芳烃产业发展的侧重点,引导企业全盘“消化吸收”该项目投产带来的新产品。加快支柱产业集群式发展。一是芳烃产业。把格瑞包装瓦楞纸板、新晟化工磷酸异辛酯、科隆二期10万吨羧酸系减水剂、博鑫危废暂存处置及无水树脂化工助剂、福辰纳米氧化锌生物醇油项目、众成环保粉煤灰综合利用等项目投产达效作为工作重点,同时加快等企业的项目建设进程,力争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积极引导赢创、华峰、法液空、国成热电、奥克、科隆等28家已投产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挖掘内在潜力,找准内生动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工业铝材产业。全力推进12万吨工业型材项目建设,建成库房、模具、喷涂、电泳等项目。全年工业铝材产业集群预计完成销售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9.1%。
(三)以“招商选资”为重点,提升园区知名度。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瞄准国际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化工企业开展招商对接工作,与德国巴斯夫集团、德国赢创工业集团、浙江荣盛集团、温州华峰集团深入洽谈,促成美国英维达公司与兴家公司的合资合作。二是以试点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抓手,与辽阳石化公司俄油优化增效项目建设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加大浙江荣盛集团与辽阳石化公司合资建设对二甲苯(PX)项目上的对接服务力度,深入推进世界500强企业液化空气集团、德国赢创工业集团与辽阳石化公司合资合作天然气制氢和碳4深加工等项目。三是瞄准产业方向深入包装重点项目。依据调整后的产业链和产业方向,做好产业链项目包装。计划新包装重点项目6项,并对部分项目进行深度包装,为项目招商创造条件。
(四)以建立健全科技体系为基础,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继续实施科技项目攻关。加大各级项目申报和实施力度,继续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搜集、挖掘项目,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竞争力强的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专项资金,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强化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继续支持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使我区由引进、吸收科技成果,逐步向科技成果输出转变,在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带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认真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宣传、咨询与服务工作,积极引导科技型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高新技术产品。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辽阳市在高新区建立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深化高新区企业与中科院相关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率。
(五)以基础设施投入为侧重点,提升产业承载力。
启动智慧型园区建设工作。组织研究论证智慧型园区建设方案,将智慧型园区建设与园区规范化管理、安全、环境监管一体化、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整合企业资源、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做到既注重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在2016年全面实施。加快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要加快实施污水厂6万吨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同时,适时启动污水处理厂周边安全防护距离搬迁工作,保证污水处理厂一期通过验收及扩能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实施绿化工程,提升园区生态水平。计划投资300万元,对芳烃基地内部分重要路段、节点进行绿化。完善芳烃基地公用工程。计划投资400万元,根据入驻企业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开展公用工程的配套建设。
(六)以服务企业为根本,提升管理水平。
加大管理服务力度,切实把管理服务工作重点向企业需求倾斜,在项目引进、建设、投产,争取政策、资金,科技、金融,产学研用、人才引进等方面搞好全方位的服务。
(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提升亲和力。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管理体制。一是转变管理念。破除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管理理念,在领导机关营造勇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创业干事环境。二是进一步完善辽阳高新区的机构设置。全面承接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现高新区行政审批、企业管理服务的封闭运行。三是试行激励政策。在辽阳高新区试行全员“档案封存,绩效考核”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四是奉行“拿来”主义。在全国范围内聘请符合创新驱动需要的各类人才,参与管理机构决策、管理、建设、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加快构建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小政府、大社会”的构想,推动园区管理由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型由被动服务向引领服务转变。着力培养和完善丰富的社会组织载体,引导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建设。强化“经营园区”的理念,整合园区所拥有的各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为企业发展提供项目审批、资源对接、建设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和各种增值服务,提升园区的对外吸引力,从而获取收益,实现资产增值。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