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大连: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体系 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日期: 2016年01月11日 06:55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5年,大连市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体系,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有力推进了"两先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预计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720亿元,同比增长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位居全省首位;全年预计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78亿元,同比增长16%。

  一、2015年工作总结

  1、抢抓机遇促发展,积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以大连高新园区(含金普新区创新集聚区)为依托积极参与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究制订《参与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确定实施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搭建重大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等重点示范工程,重点培育智能制造、新能源、软件及网络技术产业集群。目前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整体建设方案已上报科技部,等待国务院批复。

  2、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营造创业创新氛围。

  制定《大连市科技创业体系建设方案》,深入实施创新导师1162工程,探索"泛在式"科技创业新模式,培育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载体,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辽宁赛区)决赛中,我市项目获得4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和7项三等奖,占全部奖项数量的50%。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纳米空气污染治理防范获团队组第二名。出版《浪漫滨城的创业故事》,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3、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制定实施了《大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大连市科技成果转化补助实施办法》、《大连市企业专利补助实施办法》、《大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大连市重点实验室认定管理办法》,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首批为501家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2995万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9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8家;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重点实验室32家;预计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720亿元,同比增长8%。

  4、贯彻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培育科技人才与创新团队。

  落实《大连市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若干规定》,启动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科技人才创业支持、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支持等3个专项计划及相关配套服务,对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给予项目资金支持。新评选10名"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114名"青年科技之星"。10人1基地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5、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组织产业研究院开展联合攻关。

  落实《中国制造2025大连行动计划》,在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60余个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协同创新、集成攻关,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一是产业链攻关计划,在机器人技术、高端轴承技术等领域,凝练17个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绘制完整的技术创新链。二是产品攻关计划,从基础工艺、零部件和材料研发入手,开发21项重点新产品,实现产业链与技术链深度融合。

  6、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推进专利技术与成果转化。

  制订印发《大连市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和中国专利周活动,组织知识产权论坛、培训等特色活动20余场次;开展专利行政执法行动,查处假冒专利案件数46件;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大连理工大学发明专利"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聚芳醚腈砜及其制备法"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金奖。实施科技成果及专利转化工程,深入开展"院地合作",与39家中科院系统科研院所和34所"985"大学建立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筛选出1000余项优秀科技成果推荐给我市企业。全年预计技术合同成交额78亿元,同比增长16%。

  7、实施"国际视野"战略,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实施"基地+项目+人才"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首次设立市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在我市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和地位。2015年度,我市共有6个项目获得科技部国合专项支持,国拨经费共计1131万元;新增大连电力牵引中心"动车组和机车牵引与控制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3家国合基地,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数量达到17家,占全省总数(22家)的77%。

  8、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构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制订出台《大连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进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指南针"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科技创新型企业数据库"、"科技服务机构数据库"和"985大学"优秀项目转化平台,大连高新区被科技部评为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行政服务审批工作流程,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7个行政确认事项放置行政服务大厅统一办理,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2016年工作打算

  2016年,大连市科技工作将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1、积极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体谋划和落实,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瞄准"东北地区科技创新创业中心"的战略目标,开展创新政策先试先行,营造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2、组织中国制造2025核心技术和产品攻关。落实《中国制造2025》,瞄准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中力量开展集成电路、储能材料及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关键技术和重点创新产品研发。

  3、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改革试验。支持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和大连先进光源等区域性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支持本市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协同创新、集成攻关。

  4、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力争入库培育企业50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群。

  5、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工程。围绕大连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进国内一流科研院所、985高校与大连企业合作,在本地转化一批高价值科技成果。

  6、实施众创空间载体构建计划。探索"互联网+"时代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融资服务相结合"泛在式"科技创业新模式。加大众创空间载体建设,举办第二届科技创业大赛。

  7、开展科技指南针线上线下联动工程。升级和完善"科技指南针"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平台物理空间建设,优化平台网络系统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运行,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专业性的科技服务。

  8、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实施《大连市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推动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围绕《中国制造2025》主题,举办第十届专交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