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科技部的指导下,云南省科技工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建设创新型云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通过全面部署、扎实推进,较好地推进了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主要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研究起草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经11月24日省人民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已报请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二是重构科技计划。强化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印发实施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加强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云发〔2015〕45号)。整合省直各部门管理的现有科技计划,研究起草了《云南省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合并形成五类科技计划。三是出台改革配套政策。今年印发实施了《云南省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改革政策。省科技厅印发实施了《云南省研发经费投入补助实施办法(试行)》、《云南省扶持初创期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办法》等一批配套政策,围绕改革的任务、目标作政策配套,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
(二)积聚科技资源,促进全省科技创新能力提升。2015年,云南省组织实施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七批次3255项,安排科技经费14.03亿元,带动投资133.76亿元;组织开展部省科技工作会商,争取国家科技项目超过820项,经费超过5.43亿元;科技招商引资超过18亿元;近几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R&D人员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分别增长25.14%、12.64%和23.09%。
(三)围绕产业转型发展,提供转换动力和科技支撑。在稀贵金属功能材料、催化材料等方面全国先进。车用柴油发动机、氯化法钛白粉量产技术等方面全国领先。具备了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能力并加快推广应用,13种车型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汽车产品公告目录。10台2MW高原型风电机组投产,太阳能及生物质能工业化规模应用持续推进。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6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918家。全省国家级高新区技工贸总收入、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保持两位数以上持续增长。
(四)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十二五"以来共审定作物新品种474个、登记作物新品种384个、鉴定作物新品种53个,可利用木本油料良种达267个。杂交水稻、杂交玉米、马铃薯、甘蔗、茶叶、烟草、橡胶、花卉、核桃、咖啡的研发水平保持全国先进。自主培育的我国首个三元杂交肉牛品种"云岭牛"已在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及海南等省区累计扩繁249.2万头,创造经济效益64.38亿元。
(五)聚焦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大力促进科技惠民。在新生儿产前疾病筛查、艾滋病综合防治,以及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高原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城市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实现应用推广。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和Ev71手足口病疫苗获新药批准,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获得中药、化学药生产批件2项,疫苗注册生产批件5项。云南白药胶囊、注射用灯盏花素、络泰注射用血塞通等单品种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六)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弥补云南创新人才缺乏"短板"。为在滇工作的两院院士安排自由探索经费,鼓励院士自主命题、自主研发;新遴选培养科技领军人才5人(累计20人);新引进高端科技人才5人(累计96人);新遴选培养创新团队33个(累计149个);全省R&D人员超过5.29万人,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
(七)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研发能力。新认定省级高新区5个(累计14个);新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累计5个);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累计5个);新认定省重点实验室5个(累计43个);新认定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累计111个);组建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加快推进11个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络平台建成运营,单台原值在20万元以上的科研设备统一纳入全省网络管理平台,50万元以上的加入国家统一网络管理平台。
(八)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定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云南省众创空间建设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措施等。认定了36个众创空间,并安排2000万元财政专项补助;遴选44家众创空间培育对象,形成云南省第一批100名创业导师名单;组织开展"2015中国科技创业人才投融资集训营(云南·生物产业专场)"等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九)发挥区位优势,深化科技交流合作。围绕"四个落地"目标(科研平台、科技企业、科技成果、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项目落地),持续推进"科技入滇",3D打印关键技术开发集成设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云南。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启动"中国-南亚科技伙伴计划",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
二、2016年全省科技工作重点
2016年,云南省科技工作将主动融入和服务于国家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十三五"云南科技创新发展谱写好开篇。
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意见》。组织实施《云南省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将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精神落实落地。
二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着力组织实施现代生物育种等七个科技重大专项,依托骨干龙头企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用"互联网+"模式,加快高新技术重大产品系列化、谱系化和产业化进程,培育一批大企业、大品牌、大产品。
三是着力加强源头创新。面向云南重大战略需求,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核心,依托NSFC-云南联合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推进特色基础学科建设;组织开展重大基础性和前沿技术研究。
四是加强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向良种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支持培育发展农业科技园区、优质种业基地、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在传统产业领域,大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新兴产业领域,重点支持培育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重点抓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着力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等对科技的需求。
五是强化技术创新引导。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强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中心(基地)、新型研发组织的建设,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六是加快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载体建设。推进各类科技研发、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建设和强化云南科技创新园等各类园区创新服务载体功能。加强众创空间的服务能力建设,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更好更优的环境,基本建成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条件支撑体系。
七是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引进相结合,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流动和配置机制,完善其评价和激励机制,重点建设高层次创新创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快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
八是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构筑内外联动、互为支撑的科技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辐射源,加大力度建设海外创新平台。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