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西省科技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科技部的指导支持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全省发展升级大局,以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协同创新为抓手,科技改革创新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努力为江西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提供有力支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荣获今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一、加大力度促改革,增强科技发展动力
一是建立权力、责任清单,保留行政权力48项,促进依法行政。二是改革科技计划管理。出台《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整合科技计划。三是改革项目支持方式。安排财政资金1.3亿元,以溢价返还、贷款贴息的形式撬动企业以5倍投入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15个。省创新基金首次以后补助形式引导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四是创新项目单位信用评价制度。加强项目结题验收的信用评估,建立相应电子黑名单,项目验收率大幅提升,国家及省级重大、重点项目的验收率达到100%。
二、多措并举强产业,加快产业创新步伐
一是集中资源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攻克四门纯电动乘用车、高效浮选锂云母产业化技术、25年长期抗PID的280-285W多晶组件、智能硅衬底LED大灯、72V 250A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超级稻高光效群体结构调控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新增重点新产品682项。二是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前三季度,企业专利授权量8255件,占授权比重50.9%,增幅6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专利过千的企业5家。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突破达到5103.17亿元,实现增加值1261.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1%,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7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59家,总数达1095家。
三、千方百计稳基础,巩固提升载体优势
一是平台建设发展步伐加快。新增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质谱科学与仪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级研发平台达14个;新组建18个省重点实验室和4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分别达135个、223个。二是产业特色基地取得突破。抚州、赣州、吉安高新区晋升为国家高新区;新增省级高新区2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40个,大学科技园6个,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个。
四、坚持不懈优环境,激发"双创"巨大潜能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省政府出台了《鼓励省属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试点办法》、《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从成果收益分配、科技人员离岗创业、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构建众创空间、加大创新项目用地支持等方面给予"双创"支持。二是推进科技入园。全省14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园区企业突破24000家,提供技术服务突破57000项,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培育科技型企业2156家,引进国际及港澳台合作项目66项,导入技术1201项。建立科技孵化器21家,成立江西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联盟。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新确定省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3人,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47人,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28个。10人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四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纺院的合作,建成院士工作站50家。支持江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内外52所高校开展科技合作项目63项。促进移动影像诊断平台系统、异色羽绒自动分离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医用海藻酸盐纤维及其敷料开发等一大批合作项目在江西实施。
五、持之以恒抓党建,着力强化优良作风
一是深化专题教育。全省科技系统深入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采取集中上党课、专题研讨发言、党组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异地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学习,面向全系统征求意见,查摆自身问题。二是加强班子建设。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 集体讨论决定,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确保政令畅通。三是抓好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格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选拔干部,推荐提拔厅级干部3名,提拔重用处级干部5名。四是促进服务基层。扎实开展了"实干兴赣当先锋、为民服务作表率"等主题实践活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村)报到开展志愿服务,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五是强化反腐倡廉。落实"一岗双责",领导干部进行述职述廉,接受群众监督和民主测评。构建整治"四风"的长效机制,营造了机关风清气正良好风气。获评省直部门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和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充分激发各级科技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大合力。
"十三五"时期是江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也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关键时期。2016年要开好局、起好步,必须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创新驱动"5511"工程实施,以科技改革为主题,以创新升级为主线,以协同创新为抓手,不断提升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能力。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创新动力。强化科技改革顶层设计,出台江西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形成系统、全面、可持续的改革部署和工作格局。聚焦重点,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市场导向明确的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加快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落实江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管理办法,培育和组建一批省级示范机构,健全线上线下科技成果交易机制。
二是聚焦产业领域重点创新,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和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有一定基础、成长性高的产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施10个重大科技专项。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环节,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集成创新资源,新组建15个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协同创新体。新构建10个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优化联盟在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布局。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引导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科技含量高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园区转型为省级高新区。
三是加快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支撑绿色经济加快发展。推动萍乡市和樟树市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萍乡环保产业科技示范基地晋升国家级。制定江西省生态文明科技示范基地管理办法(暂行),培育认定一批生态文明科技示范基地。新增一批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继续推进山江湖工程和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建立健全流域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和评估科学体系。建立高精度、大比例的五河全流域土地覆被遥感监测影像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
四是加大创新创业帮扶力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众创空间管理办法,加快培育认定一批省级众创空间。推进企业创新载体建设工程,争取新增一批省级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实施好工业园区提升工程。争取新组建一批省级以上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所有平台均向创客提供服务。以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为引导,设立2-3家创业投资子基金,总规模约4亿元。继续举办"创客江西"创新创业大赛、"赢在江西"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CG创业创新大赛、大学生创业公开课等活动,营造浓厚众创氛围。
五是切实加强引资引技引智,打造科技开放合作高地。搭建江西、美国生物医药技术成果对接会,江西、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对接会等高端合作平台。推进省中医药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的科技合作。抓好南昌国家国际医药创新园、直升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等领域加快引进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大力引进培养一批领军人才。
六是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着力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推动责任落实具体化。继续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把管党、治党责任扛在肩上,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真正落到实处、贯彻到工作中、体现在实效上。推动制度建设规范化。坚持厅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完善基层党组织学习制度和党课制度,不断建立规范严谨、务实管用的科技政策制度。推动党建活动严格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继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培植党员干部遵守党纪党规的自觉性坚定性,使科技系统践行"三严三实"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