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河北:聚焦“五个精准”实现“三个新提升”
日期: 2016年01月11日 07:21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5年,河北省科技工作在科技部的指导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全局发展的作为核心位置,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着力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着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着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重点抓好"五个一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2015年主要工作成效及做法

  (一)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了20多个重大科技专项,研发应用100多项重大产品和重大装备,56个重大技术成果进入产业化。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245亿元,同比增长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5%。培育应用农业新品种30多个,集成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新装备130多项。

  (二)搭建了一批协同创新载体。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性标志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迈出新步伐,京南G45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启动规划,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获国家立项支持,白洋淀科技城首批项目开工,全省高新区达到29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24个;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08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基地达7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3个;建立了连通京津、贯通全省的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技术转移、创业培训"四中心"和科技金融服务、科技资源共享"两平台"。

  (三)培育了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实施高新产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400家,总数达1680家,增长31%;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13万家,总数达2.5万家,增长82%,全省企业创新主体进一步壮大。

  (四)建设了一批创新平台。新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总数达到322家,新建产业技术研究院10个、总数达到28个,新建院士工作站35个、总数达到173个,新建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总数达到61个,创新服务平台基本覆盖全省重点产业。

  (五)出台了一批科技新政。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出台一系列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河北创新28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下发,还以省政府名义相继出台了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改革意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批政策举措。建立了45个成建制的产业创新创业团队,涌现出90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近千名科技特派员和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认定省级众创空间20家。科技金融迅速发展,建立了11家科技支行,我省与科技部、招商局集团联合设立的1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完成注册,我省与科技部和京津联合设立的10亿元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将在我省注册。1-10月新增发明专利1.1万件,增长30%,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9%。

  二、2016年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总体思路

  2016年是"十三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河北省科技工作将认真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创新、协同、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围绕省委全会明确的"三二一"奋斗目标和"八个新突破"战略举措,聚焦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又好又快的主基调,把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主旋律,唱好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优化提升县域特色产业的重头戏,打好部省会商、京津对接、部门联动、环境创优的组合拳,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二)主要目标

  一是企业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万家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二是产业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重点支持100项重大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在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产业、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0%以上。三是协同创新能力实现新提升。与京津共建科技园区达到50家,引进50个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的产业创新团队,争取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河北。

  (三)重点任务及举措

  1.精准发力抓专项。一是大数据应用专项。与京津共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重点抓好张北、承德、廊坊三大数据存储服务基地和石家庄、秦皇岛、廊坊三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二是先进装备制造专项。重点抓好机器人、高速动车、3D打印、大型工程机械、通用飞机、汽车等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建设一批百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三是大健康服务和生物医药专项。重点抓好生物医药、现代中药、高性能医疗器械重大产品研发,推出一批新品种、新制剂和健康服务新产品。四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以国家在张家口实施的风光储输科技示范工程、科技冬奥工程为带动,培育一批风电制氢、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新企业,为冬奥会"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提供重要保障。与京津联手实施科技治霾工程。五是高性能新材料专项。重点支持石墨烯、碳化硅半导体材料、3D液晶材料、陶瓷功能材料、钒钛材料、特种用钢等新材料研发应用,推出一批重大新产品。六是现代农业创新专项。重点在现代种业、节水技术、农业装备、观光农业、农产品质量和深加工方面,加强标准化、集成化技术开发应用。

  2.精准服务抓主体。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为抓手,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强化创新政策、科技金融、技术人才、资源共享四项服务。

  3.精准定位抓平台。按照《规划纲要》"4+N"的布局,加快构建对接京津的国家级平台,重磅打造"一区"、"一带"两大平台。"一区",即京南G45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一带",即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推进高新区提档升级工程,争取一批京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协同推动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4.精准对接抓共建。按照《规划纲要》整体定位和对河北的功能定位,积极推动"五个共建"。一是共建科技园区。支持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中关村丰台园保定满城分园、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等发展,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二是共建创新基地。支持正定中关村集成电路、曹妃甸高新技术产业、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清华大学固安中试孵化等创新基地建设,提升产业技术成果孵化转化能力与产业配套水平。三是共建技术市场。与中国技术交易所、北京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合作,以共建、托管、设立分中心(分站)等形式,推动京津冀技术市场一体化,促进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转化。四是共建转化基金。加快推动与科技部、招商局集团共设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与科技部和京津共设协同创新投资基金。在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担保资金、天使基金等方面推动与京津合作共建。五是共建创新联盟。支持我省企业、高校院所与京津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联盟。

  5.精准施策抓双创。一是支持建设一批众创空间。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二是开展"双创促转型 河北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三是组织"京津创业导师河北行"活动。引进培育一批创业导师,聚集一批天使投资、创投机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