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总社")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精神,发挥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比较完整,经营网络比较健全的优势,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着力抓好综合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经营服务领域由流通服务逐步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成为党和政府抓得住、用得上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供销合作社科技围绕供销合作社拓展经营服务领域、推进基层社改造、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的综合改革任务,加快直属科研院所改革发展步伐,探索构建供销合作社科技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提供科技支撑。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推动总社直属科研院所深化改革,院所发展迈上新台阶。为进一步推动总社直属科研院所贯彻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召开了部分院所长座谈会,赴浙江对省属院所转制改革情况进行调研,研究提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意见和措施。组织制定了济南果品研究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事业企业双线运行,人事管理、分配采取两种方式,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探索科技产业、成果转化、社会化服务新机制,促进产业发展,提高服务能力。院所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外观形象和资产规模大幅提升,科研实力进一步增强,共发表论文244篇,申报专利69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济南果品研究院和杭州茶叶研究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加强供销合作社传统优势行业科技攻关,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围绕供销合作社系统传统优势的村镇服务业和农村流通业,总社突出直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直属科研院所技术优势,牵头组织了"村镇服务业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和"农村农资物流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示范"两个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通过村镇服务业产业升级关键技术攻关,基本建立了村镇核心产业和村镇基础服务体系,促进了村镇商贸服务、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农产品购销服务等产业的发展。通过农资物流关键技术攻关,初步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重要农资物流技术体系,有助于推动农资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两个项目的组织实施,为供销合作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农资流通效率,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依托系统内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融合。国家棉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行业内外多家单位,攻克了籽棉自动喂料、智能轧花机、智能化调湿技术等影响我国棉花加工行业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与设备难题;果蔬贮藏加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积极与德国、日本等国家开展果蔬贮藏加工技术合作,与国际果汁保护协会、国际蘑菇学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开展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保育、优良品种(菌种)选育等技术攻关,同时配合科技部农村司,对食用菌产业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探索;国家农产品对象标识符(OID)注册中心,与供销e家电商平台对接,开展质量追溯、产品检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打通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推动了总社直属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发展。
(四)加快供销合作社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一是以总社直属科研院所为基础,建设科技示范县(基地)。新建设科技示范县(基地)15个,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二是继续开展农村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 总结科技特派员经验,加强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三是扎实推进庄稼医院科技服务示范项目,大力发展网上庄稼医院。依托总社直属科研院所、职业院校举办3期庄稼医生暨农村科技特派员培训班,培训庄稼医生和管理人员300多人,开发庄稼医院信息支撑平台和便携式科技服务装备,启动编制庄稼医院系列农业科技培训教材,在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提升农产品品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依托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中心和庄稼医院,大力发展网上庄稼医院,强化经营网络的科技服务功能,在浙江、四川、山东等省份取得良好示范效果。
供销合作社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科技对社有企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显著;总社直属科研院所为差额拨款单位,创收压力大,科研人员无法静下心来搞科研;总社直属科研院所迟迟未定性,阻碍院所发展。
二、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2016年,供销合作社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继续推动国务院批准的河北、浙江、山东、广东4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供销合作社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任务,发挥创新引领发展作用,着力构建农村流通技术支撑体系和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强化为农服务功能;着重加强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培育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促进传统优势行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继续推进直属科研院所改革,加快直属科研院所发展。
(一)构建供销合作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开展网上庄稼医院发展情况调研,强化供销合作社系统科技服务功能;以总社直属科研院所、庄稼医院、流通领域科技特派员为抓手,依托经营服务网络,搭建供销合作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业科技服务网上信息平台建设,进行区域性试点,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做好院所科研成果与综合改革试点省供销合作社对接, 促使优秀成果在系统转化应用。
(二)开展系统优势行业和新兴产业技术攻关。做好系统优势行业技术攻关,推动特产、食用菌、棉花、果品、再生资源和村镇服务业、农资行业等传统优势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装备技术改造传统经营服务网络,实施智慧供销(智慧村镇、智慧农资)工程,促进供销合作社优势农产品经营和商贸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升级;开展系统新兴产业技术攻关,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技术研究,在农村网络覆盖率不高、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比较落后、农民对网络应用能力偏低、农民购物习惯难以改变等关键难点上取得突破,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为供销合作社发展全产业链的电子商务提供技术支撑。
(三)加快推进直属科研院所改革。在总社科研院所未定性,事业、企业"两不靠"的现实情况下,继续推进院所改革,研究提出符合院所实际、针对性强的改革方案;事业、企业双线运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为重点,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建设产业运营体系为重点,做大做强科技产业;以建设成果转化体系为重点,着力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加大科技成果在行业和系统中的转化力度;以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重点,着力推进农民技能培训,提升服务系统、服务"三农"的能力;通过深化改革,破除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发挥科技对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有效提升为农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