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各级工会认真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质量强国战略,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群众性技术创新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和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培训等职工素质提升活动,为推动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一是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五小"创新活动。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积极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培训、技术交流、师徒结对等职工技能培训活动。围绕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广大职工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难点和关键环节,以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创新技术、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为重点,广泛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的"五小"创新活动,充分激发职工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为企业挖潜增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献计出力。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建工会规模以上企业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覆盖面为83.4%,职工参与率为80.7%,其中,非公企业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覆盖面为73.8%,职工参与率为70.9%,均超过去年同期。
二是深入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各级工会组织职工群众深入开展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积极引导广大职工踊跃报名,以赛促练、练赛结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技术、练技能,争做高技能人才的热潮。今年,全国总工会联合科学技术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成功举办了第五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本届大赛共设5个工种,每个工种的优秀选手都有荣获"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等荣誉的机会,激励了120多万人(次)的职工选手借助大赛平台晋升了技术等级。另外,全国有上百个工种、千万名以上职工参加地方和产业工会组织的各类技能比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
三是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型班组创建等活动。一年来,各级工会紧紧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大力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其作为基层创新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据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创建了10多万家不同层次的劳模(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带动了更多的职工参与技术创新。各级工会进一步加大班组建设工作力度,全总经济技术部和工人日报社在劳模休养期间联合举办了全国优秀班组长交流活动。各级工会按照全国班组建设会议和有关文件要求,在企业班组中普遍开展了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以争创"学习型、创新型"为主要内容的班组竞赛活动,组织动员更多的职工岗位创新,进一步夯实了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
四是加强职工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各级工会加大对优秀技术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开展选树"首席员工"、"金牌工人",评选"能工巧匠"、"创新能手"等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营造尊重科学、崇尚技能、大胆创新的良好氛围。全国总工会自2015年起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一线职工的技术创新活动。各地工会普遍建立了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的征集、申报、评选等环节的制度,通过加强对推荐项目完成人的培训辅导,规范推荐申报材料,聘请专家实地跟踪项目,助推职工创新成果参选。积极组织职工参加"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发明展览会,充分展示技术工人的发明创造和科技成果,推动职工创新成果的转化。今年"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展出对接项目221项,签约90项,总金额24427万元;已达成协议98项,总金额18435万元。一些省市和企业还相继制订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办法,着重在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技能人才倾斜,拓展了企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
2016年,各级工会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积极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围绕"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把职工创新能力和技能素质提升作为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创新才智和创造潜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广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夯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群众基础。各级工会将引导广大职工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立足现场、岗位、班组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基础广泛、人才集聚、成果丰富的群众性创新网络,融入企业研发链条和国家创新体系。继续引导鼓励职工广泛开展各式各样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示范岗创建工作,组织好第五届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大力开展职工创新项目孵化、成果评选、展示交流活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创新才智、创造潜能、创业热情。
二是大力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努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各级工会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培育造就更多的"大国工匠"。继续广泛深入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积极配合政府、企业行政,开展技能培训、师带徒等活动,总结推广绝招绝技和先进操作法,建立金蓝领职工技能培训示范点,培养造就高素质技术工人。充分利用多种工作载体和方法,开展大国工匠选树活动,引导更多技术工人投身创新活动中,在创新实践中成长成才。
三是突出非公企业,做实班组建设,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级工会将结合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和职工队伍实际,借鉴国有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新途径、新模式,让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在非公企业蓬勃开展。注重从非公企业一线职工中培养、选树劳动模范,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一批非公示范企业和示范班组。深入开展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载体的班组(科室、团队)创新竞赛,使广大职工切实参与到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作贡献。
四是加强机制建设,保障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各级工会将加大工作力度,做强做大基层,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健全劳动竞赛绩效评估机制,强化竞赛过程监督和管理。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职工技术创新奖励办法,推动企业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并借助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这一重要平台,进一步扩大职工创新活动补助资金来源。发挥职工创新补助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企业和社会各界加大对职工创新的资金投入,为开展职工创新活动提供更加有力的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