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铁路局以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契机,紧抓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机遇,积极参与、融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安排部署,充分发挥铁路行业优势,推动铁路科技创新工作,现就国家铁路局2015年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和2016年科技创新工作设想总结如下:
一、2015年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2015年1月28日国家铁路局组织召开了推进铁路科技创新专题研讨会,百余名科技主管领导结合铁路行业实际,研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铁路科技创新思路与举措。铁路科技创新专题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对铁路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共同贯彻落实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起到了助推效果,对于整合资源形成行业科技创新合力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对在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的重大背景下,铁路行业如何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占有重要位置,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2.积极参与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
按照科技部关于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的部署要求,国家铁路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相关部门、单位进行研究,第一时间启动"十三五"铁路领域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召集铁路相关企业、科研单位、部分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负责人及行业专家进行多次座谈研讨,收集铁路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建议和意见,及时汇整。经国家铁路局技术委员会研究审议,以公函形式正式向科技部报出《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铁路领域素材》,提出了铁路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总体目标和5项具体目标,制定了5个方面重大技术方向和16项重点科技任务,健全了实现铁路科技创新规划目标的3项保障措施。
3.积极参与国家重点专项的实施推进
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背景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按照重点专项的方式组织实施,重点专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围绕解决当前国家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突出问题,2015年先行组织6个专项进行试点,科技部已经发布申报指南。2016年启动36个专项,其中优先启动29项,抓紧凝练目标任务编制实施方案的7项,形成"29+7模式"。2015年国家铁路局根据国家铁路发展战略和铁路"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积极发挥行业职能特点,凝练重大需求,配合科技部组织提出的"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纳入2016年启动的"29+7模式"的7个专项之一。围绕此重点专项,国家铁路局积极参与项目实施方案和指南编制工作,推荐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铁路领域特邀专家,并在局内专门立项,委托北京交通大学研究,为项目方案和指南编制意见的提出提供支撑和服务。
4.积极做好国家奖励推荐相关工作
认真按照国家科技奖励推荐工作通知要求,及时按照"征、审、推、盯"四步走程序,通过网上网下公开征集、先形式审查后专家评审、及时推送、按时紧盯的方式,严控推荐项目质量和数量,圆满完成了国家铁路局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和2015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推荐工作。《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建设成套技术及应用》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安全控制与高效掘进技术》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一种喷射机械手》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目前北京交通大学闻映红参选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IGBT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创新团队参选的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北京交通大学参选的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均已顺利进入会议答辩阶段。
近年来,铁路行业科技奖励获奖成果丰硕,相关项目成果对行业进步具有极强的推动和指导意义,尤其是2015年《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必将极大激发铁路行业技术科技创新活力,带动铁路技术进步,对其它铁路相关企业、单位产生科技创新示范效应,引领铁路科技创新驱动潮流;将极大激发铁路行业创新人才技术创新热情,为国家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铁路专业人才起到推动作用,势必增强我国铁路领域持续创新能力。
5.推进科研基地建设情况调查工作
根据《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科研基地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家铁路局组织对行业内的企业、高校的国家科研基地和省部级科研基地进行了摸底调查,组织填报科研基地调查表,为夯实铁路科技创新基地,优化国家级科研基地布局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继续加强重点技术领域研究实验平台建设,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为铁路行业创新驱动提供技术支撑。
6.围绕国家铁路局履职开展项目研究
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渤海跨海通道建设等重点任务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国家铁路局科技研究计划项目,组织开展了"长江经济带铁路网优化布局研究"、"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铁路定位及相关政策研究"、"铁路跨海通道桥梁、隧道建设方案研究"等多个项目研究,推进国家重点任务落实;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国家铁路局启动了"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编制、"十三五"铁公水联运规划、铁路规划指标研究等22个课题研究,为铁路"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支撑;开展了《铁路法》7个重大课题及《铁路法》框架研究,为《铁路法》修订提供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撑;为促进人才强国战略有效实施,国家铁路局积极构建国家铁路局专家库系统,为满足国家铁路局行业监管业务需求,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2015年国家铁路局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铁路基础理论研究水平需要继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平台建设有待提升;二是铁路行业协同创新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国内外优势资源未能充分整合利用,铁路科技创新资源协同有待进一步集成发挥;三是激发铁路相关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和释放铁路技术人才创新潜能,动力稍显不足。
二、2016年科技创新工作设想
1.继续发挥铁路领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创新推动作用
按照《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铁路领域素材》提出的"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思路和重点科技任务,按照科技部对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的任务安排,配合做好专项的实施推进工作。依托科技创新工作,积极组织开展铁路行业标准体系相关研究,构建科学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和工程造价标准体系,制定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规划。
2.适应科技体制改革新要求
在深入理解和领会2014年国务院11号、64号两个重要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继续明确铁路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围绕铁路发展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在铁路法制建设、规划编制、科技创新、技术监督、安全监管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修订《国家铁路局科技研究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积极遴选推荐高水平专家加入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为铁路行业谋求国家层面的专家资源;积极培育铁路系统符合要求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提供服务和支撑。
3.继续做好国家各类科技奖励推荐
国家铁路局将继续按照国家科技奖励改革和推荐工作要求,加强与国家奖励办、铁路相关单位沟通交流,围绕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及时适应新变化,采取新措施,认真落实推荐主体责任,严格把控,依照申报程序、时间节点,做好国家科技奖、中国专利奖、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国家层面各类科技奖励的申报工作。
4.依托国家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铁路"走出去"
大力开展铁路国际标准化工作,努力为铁路"走出去"开拓多方渠道。国家铁路局将积极参与ISO、IEC和UIC各技术委员会的标准化活动,认真组织由中国铁路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编制;组织铁路行业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其它国际标准的编制修订;指导全国牵引电气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办好2016年在成都召开的IEC/TC9全体会议,通过铁路国际标准化相关工作,扩大中国铁路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话语权。
做好中国铁路国际版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和开展铁路技术标准英文版翻译工作,为中国铁路"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国家铁路路局专业技术优势和综合协调作用,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完善铁路领域规划,紧跟中印铁路、中俄高铁合作进展,推进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巴经济走廊铁路前期工,指导企业研究中蒙铁路、非洲铁路项目方案。配合外交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研究探索铁路"走出去"管理工作机制和方法,推动铁路"走出去"。
2016年,国家铁路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以先进轨道交通领域重点专项、国家各类科技奖申报、铁路标准体系建设为抓手,密切联系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发挥行业优势,为铁路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