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气象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参与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聚焦制约科技引领与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部署气象科技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启动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气象现代化发展成效明显。
一、围绕重大核心技术,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
核心业务技术的先进性是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中国气象局以突破重大气象业务核心技术为主线,大力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明确了"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气象资料质量控制及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和"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和气候系统模式"三大攻关任务。为全力推进创新工程实施,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支持保障措施,从攻关团队建设、条件保障、经费统筹、考评激励等方面明确任务和责任;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成立第三方评估专家组,强化对攻关任务阶段目标和进展成效的独立评估;公开遴选团队骨干成员,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建立了团队绩效考评与激励管理机制;制定攻关任务实施方案,细化年度和阶段目标,核心技术研发有序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果。
二、深化气象科研院所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以构建科研业务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为目标,推动气象部门中央级科研院所按照"转核心、强优势、重协同"的思路,围绕气象业务核心技术优化学科布局,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增强研发力量,提升科研院所对气象现代化的引领和支撑能力。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确定为中国气象局深化改革试点,按照"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的要求,以突破重大核心攻关任务为主线,优化调整学科方向,整合聚集优势力量;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坚持优势研究方向,鼓励前沿创新和战略性研究;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分类考评和资源投入机制,改进绩效分配制度,全员重新竞聘上岗,通过积极推进改革,在学科布局、岗位聘用、考核评价、资源分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为试点,探索推进气象部门中央级专业气象研究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突破气象核心技术和区域共性关键技术为主线,明确重点研发任务,理顺管理机制,充实壮大研发队伍,强化开放合作和考评,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活力。
三、完善合作共赢机制,推进协同攻关
以打造联合研究中心和开放创新平台为重点,强化气象业务单位主体责任,推进业务单位围绕核心业务科技需求主导合作方向,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完善合作共赢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吸引国内外优势科技力量参与重大核心任务攻关。推进与相关高校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与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大气科学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南京、上海等地推进区域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在数值预报、气候预测、地球系统模拟、气象数据及信息应用、天气雷达及资料应用等领域共建联合重点实验室或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搭建务实合作平台。围绕核心攻关任务和区域研发重点,就中欧数值预报、中英气候科学与气候服务、中亚气候变化、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气象等重点领域,探索与国外有关机构共建研究平台。
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评价激励制度
以激发创新活力为目的,推动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平台)建设,建立科技成果从认定、登记到转化、推广、激励的全过程管理流程,不断完善科技评价和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印发《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和强化气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印发《中国气象局科学技术成果认定办法(试行)》,突出科技创新对业务核心技术的实际贡献,激励科研业务人员投身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核心技术突破。修订印发《气象科技成果登记实施细则》,推进行业科技成果登记和管理,完善登记流程,提高登记质量,强化及时登记和公开公示。印发《中国气象局国家级气象科研机构和平台评估办法》,进一步强化评价激励导向,突出科研机构支撑和引领气象现代化的实际贡献。推动中国气象学会积极发挥第三方机构评价激励作用,有序承接科技激励奖励和成果评价职能,支持设立"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和"气象科技进步成果奖"。
五、2016年工作设想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气象局将聚焦重大气象业务核心技术和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谋划"十三五"气象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聚焦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国家任务,积极争取国家科技资源支持,深入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着力突破重大核心业务技术;继续深化气象科研院所改革,统筹部署气象科技研发力量,统筹推进科技基础平台和条件建设,着力构建科研业务有机结合的气象科研体系;强化开放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深化同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力量的务实合作,引导和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参与气象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主要业务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健全以技术突破与业务贡献为导向的气象科技评价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潜能,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