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工程院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统一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做好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后的首次院士增选工作,持续推进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主要工作总结
一、完善院士增选机制,顺利完成院士增选工作
2015年是院士增选年,我院深入贯彻中央关于落实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圆满完成本次院士增选工作,刘延东副总理作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院士增选工作启动前,我院对院士增选相关的11个文件进行了修订,并在增选工作过程中制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身份认定规则(试行)》、《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终选会议投票相关程序规定》等3个配套文件。本次增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取消了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有关大型企业等"归口遴选部门"的提名渠道,仅保留院士提名和学术团体提名两个渠道;二是将候选人的年龄上限降低为65周岁,年龄超过65周岁的候选人,需获得6位院士提名方为有效;三是适当增加增选名额,将2015年的增选名额由近几年的每次不超过60名调整为不超过75名;四是增加全体院士终选投票,完善院士增选程序,各学部初选结果经主席团会议审定为终选候选人名单提交全院全体院士大会选举;五是对院士增选过程环节的工作进行优化,完善信息公开和舆情引导,增强候选人材料公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行候选人投诉的分类调查机制。院士和学术团体共提名521名有效候选人,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产生了70名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6.2岁,其中60岁以下的占80%,6个尚无院士的二级学科产生了新当选院士,院士队伍的学科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二、推进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
2015年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我院为国家首批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目前我院已在运行机制、主要措施、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1.战略咨询成效显著
2015年共立项咨询研究项目120项,报送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的研究报告共计60份,为国家和有关部门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相关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开展战略咨询研究,为"十三五"规划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制订提供支撑。
一批重大咨询成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大力发展创新设计的建议"、"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我国养殖业'十三五'规划战略研究"、"国家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工业行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规划咨询研究"、"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等重大咨询项目成果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重要批示,将对"十三五"时期国家制订重大战略决策产生积极影响,并为有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重要支撑。 "关于加强油气管网和电网地磁暴灾害防御的建议"、"材料系统工程发展战略研究"、"我国转化医药发展战略研究"、"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草地生态保障与食物安全战略研究"等咨询研究成果,国务院领导作重要批示。
圆满完成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紧急交办的"十三五"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方向和重点、"十三五"时期推进能源革命的主要政策和措施、"十三五"时期加强污染防治的主要任务,为中央制定"十三五"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4年6月,中央批准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徐匡迪院士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工程院。一年多来,专家咨询委员为中央决策提出了重要的战略咨询建议,得到了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等中央领导的批示,并向中央政治局汇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5月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我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咨询研究成果为该战略提供了科学支撑。
二是围绕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工程科技决策问题,特别是行业发展中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开展立项研究的主要项目有:"我国城市洪涝灾害防治策略与措施研究"、"汽车强国战略研究"、"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二期)"、 "我国室内与典型工业厂区空气污染防控战略问题研究"、"我国能源技术革命的技术方向和体系战略研究"、 "矿产资源强国战略研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研究"、"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等。
三是认真做好委托的咨询研究任务,联合开展战略咨询。我院接受国家和有关部门委托,组织院士开展重大项目的第三方评议评估和战略咨询工作。受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托,完成"三峡工程建设第三方独立评估",评估报告成为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的重要参考依据。
受财政部委托,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农村能源革命"、"新能源汽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受科技部委托,开展"十三五"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研究;受国家能源局委托,开展"能源科技发展方向及其对我国能源格局影响研究"、"能源技术革命战略行动计划"研究;受工信部委托,进行"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究。
四是针对突发性重大事件决策开展应急性咨询研究。针对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事件,我院迅速向中央报送了《关于建立'国家高危物质管控与应急体系'的建议》,受到中央高度重视,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
2.科技服务深入开展
以战略咨询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坚持围绕国家、地方、企业的重大需求,抓重点、讲实效,稳步推进已签署合作协议的执行,持续加强与部委、地方、企业和军队的科技合作,完善科技合作服务平台,形成了面向部委、地方、企业、军队,服务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企业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与转型升级发展的全方位合作格局。
3.学术引领蓬勃发展
9月14-16日,中国工程院、美国国家工程院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共同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论坛",李克强总理向论坛发来贺信。
正式出版《Engineering》期刊,建立了国际化的编委会队伍,成立了高效的组稿和编辑团队,与Elsevier集团签署协议,即将正式进行海外发行。
4.人才培养有序推进
成功申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工程教育中心。2015年11月10日,UNESCO第38届成员国大会正式批准了在北京设立UNESCO国际工程教育中心的申请。这个中心致力于建成国际工程教育领域的智库型研究咨询中心,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国际化的交流平台。
2016年工作展望
2016年我院将以院士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发挥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作用为主线,按照创新驱动、提高质量、服务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质量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一、加强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发挥思想库重要作用
1.积极开展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完善试点工作方案,加强顶层设计,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
2.提升战略咨询质量。做好2016年咨询研究项目;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委员会工作;加强咨询研究成果的宣传和应用,不断扩大咨询研究成果的影响力。
3.深化科技服务。完善科技合作服务平台,丰富科技合作内容,积极推动服务于地方可持续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4.加强学术与出版工作。不断提升《Engineering》和各分刊的学术水平和质量,组织好出版工作,扩大中国工程科技刊物的国际影响力,引领工程科技学术方向。
5.做好UNESCO国际工程教育中心建设与运行,建立日常运行机制,构建产学合作联盟
二、加强院士队伍建设,发挥院士的引领作用
6.巩固改革完善院士制度成果,切实发挥院士的引领作用。全体院士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在国家科技创新任务中积极发挥作用,勇攀科技高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7.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大力弘扬院士科学精神;做好院士传记和文集的编辑出版;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加大对违背科学道德行为的监督和处理力度,加强院士自律;办好青少年走进中国工程院活动。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