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国家林业局: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林业科学发展
日期: 2016年01月11日 06:17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5年是"十二五"全面收官、"十三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林业科技工作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家林业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思路,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聚焦需求强化创新,提升林业科技支撑能力

    组织实施"林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攻克在林业种业创新、生态建设、森林培育、林下经济开发、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技术瓶颈,提升现代林业建设的支撑能力。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一带一路"、生态安全等战略目标,积极落实国务院有关加强林业工作的重大部署,凝练重大科技需求,在国家科技计划改革新形势下,通过积极争取,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年优先启动的29项专项中,林业重点参与了"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等4项,为林业科技重大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根据科技部计划项目管理新思路,组织的"林业生态科技工程"等4个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获批,争取经费1.4亿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拓展获得突破,杨树、竹子、落叶松、牡丹等4个林业物种已通过重大专项管理办公室组织的专家论证。三是通过组织相关优势单位协同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低覆盖度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竹(藤)基新材料制造技术、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集约经营及可持续生产技术等取得新突破,有力支撑和引领现代林业改革发展。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十三五"科技发展

    根据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要求,立足行业部门抓宏观顶层设计,重点推进战略研究、发展规划、政策导向、项目评估和监管等工作。一是稳步推进林业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先后组织6个调研组到浙江、福建、贵州、黑龙江等13个省区开展实地调研,组织召开业务司局、林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层单位等部门的座谈会,进一步摸清需求,找准问题,完善目标,明确重点,并积极与发改委、科技部和局有关部门衔接,争取在国家和行业规划层面体现林业科技重点内容。二是切实抓好各专项规划编制,联合科技部编制的《主要林木育种科技攻关规划(2015-2025年)》基本完成。林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科普发展规划稳步推进。与农业部、水利部共同形成《关于"十三五"实施引进国际农业优质种质资源和技术转移专项的建议》,与财政部沟通,争取948项目"十三五"延续并扩大盘子。

    三、组织实施林业科技推广计划,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以组织实施各类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为抓手,加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一是依托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补贴资金,推广了林木良种、木本粮油、生态修复等七大类技术440多项,安排资金4.5亿元;依托林业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项目资金,组织实施了林业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项目56项。二是加强推广站能力建设,对25个省(区)180个基层推广站能力建设给予补助,以提高基层推广站的技术服务能力。三是加大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近500项,建立各类示范林270万亩,培训林农和技术人员11万人次。通过示范带动和辐射推广,在提高森林质量、助农增收扶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围绕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加强林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管

    一是召开了全国林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深化和加强林业标准化、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二是推进林业标准制定和实施,组织制定国家标准42项,行业标准262项,发布国家标准35项,行业标准193项;启动标准化示范区建设50多个。三是成立ISO竹藤技术委员会,这是我国林业行业承担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成立经济林产品、林化产品2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四是编制出台了《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承检工作规范(试行)》,规范林业质检机构监测程序和技术要求,完成了2015年林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监测木质林产品1136批次,联合质检总局开展"2015年林产品质量提升行动"。

    五、加强林业科技平台建设,提升科技保障服务能力

    组织完成了14个新建生态站现场考察及论证咨询工作,基于69个森林生态站等提供的基础数据,协助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工作,发布《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4)》。批准成立农田防护林、马尾松等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铁岭国家榛子生物产业基地、安徽宁国国家山核桃等4个生物产业基地和南昌、广州、昆明3个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发布了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有效推动行业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进一步开放共享。"国家林业科学数据平台"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林业科学数据支撑和技术服务。

    六、加大林业重大问题研究,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一是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和国有区林改革,组织开展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创新研究等32项林业重大问题研究。特别是联合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开展的前瞻性宏观战略创新研究稳步推进,成果将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国家重大需求提供决策服务。二是积极推动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成果宣传应用,组织编印了《生态文明制度构建中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

    七、创新林业科技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成效

    一是按照科技部、财政部的要求,积极应对新形势,优化创新管理机制,加强项目组织实施和执行过程管理,严格经费使用与财务管理,对到期的各类林业科技项目进行评估、验收。二是研建了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和项目库管理信息系统,征集4200余项成果入库,实现了对立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精简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成效。三是实施项目绩效评价,提高项目管理和实施效益。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通过绩效评价,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管理日益规范。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林业科技工作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按照国家林业局的部署,科学谋划"十三五",进一步提升科技为支撑现代林业发展的能力。重点围绕12355的工作思路:即实施一个战略、召开两个会议、出台三个规划、抓好五项工作、推进五大平台,主要任务有:

    (一)实施一个战略:即深入实施"林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继续围绕现代林业发展的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计划改革和林业标准化改革,启动"十三五"林业科技创新工程,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支撑现代林业发展的能力。

    (二)召开两个会议。召开全国林业科技工作大会,全面部署"十三五"林业科技工作;召开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成员国第一次年会,推进林业标准国际化进程。

    (三)出台三个规划。印发《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十三五"林业科技发展任务;修改完善和出台《林业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并实施《主要林木育种规划》。

    (四)抓好五项工作。一是组织实施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种业创新重大工程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专项,加大林业科技协同创新,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完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实施林业科技扶贫富民行动,启动"百项重大科技推广计划",继续推进林业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出台《国家林业局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三是开展标准与质量提升行动,健全林业标准化体系,实施林产品质量监测计划,完善林业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推动标准化实施应用。四是开展林业发展战略与重大问题研究,开展生态状况变化动态监测与评估,启动新一轮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五是抓好我局与中国气象局、中科院等部门合作协议的落实,发挥部门优势,积极推动部门协同与合作。

    (五)推进五大平台。科学布局生态定位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质检中心、长期科研实验基地等五大平台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