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日期: 2016年01月11日 06:23       来源:科技部
【字号: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围绕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中心工作,着力做好健康中国建设的科技支撑,以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为重点,逐步转移具体项目管理职能,提高卫生计生科技的宏观管理能力,强化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监管等工作,加快推进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为深化医改、推进卫生计生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一、2015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科技重大专项实施顺利

  我委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两个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显著,获得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累计有92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138个品种获得临床批件,取得了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盐酸埃克替尼、甲磺酸阿帕替尼、西达本胺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完成《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15.3%的大品种技术改造,显著提高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可及性;专项直接带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持续增强,有效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技术网络体系,传染病检测、监测等应急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在近年突发的埃博拉、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大疫情应对中发挥重要作用,在1个月内完成埃博拉诊断试剂研制并已在塞拉利昂开展500名非洲人群的埃博拉疫苗临床Ⅱ期试验注册,刘延东副总理做出专门批示,给予高度肯定;在"8.12"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救援过程中,专项前期部署的化学毒物防治药物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为应急防治氯化物中毒提供了支持;以国产一线药物为主的成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方案在广西、云南、河南等示范区推广,并已纳入国家治疗指南,病死率由2005年的17.9%降至2013年的6.6%;成功研发60微克乙肝疫苗,使80%以上的低/无应答者获得有效免疫,新型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显著降低新发感染率;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技术使检出率由25%提高到45%以上。中央电视台系统报道了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成果,取得积极的社会反响。

  (二)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阶段进展

  一是参与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构建、运行及其相关制度的修改完善。二是指导我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进行改建,扩充编制、增强能力,并顺利成为国家首批7个科研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之一。三是将我委牵头组织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2个科技重大专项纳入先行先试,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四是根据行业需求,会同相关部门凝练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提出的精准医学、重大慢病防控研究等5个重点专项并纳入2016年度优先启动计划。

  (三)完善卫生计生科技创新政策环境

  一是加强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在战略研究的基础上,以科技支撑健康中国建设为核心,编制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二是贯彻党和国家系列文件精神,通过对国内外科技创新体系研究,起草促进卫生计生系统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三是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联合制定并发布《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和相关技术指导原则。四是研究起草《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管理办法》和《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规范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伦理审查。五是组织开展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相关制度研究,起草《关于促进卫生技术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生技术评估指南》和《卫生技术评估管理办法》。

  (四)加强科技监督评估和适宜技术推广。

  一是认真总结科技重大专项和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管理实施经验,积极研究卫生计生领域国家科技计划监督评估制度体系和具体程序,修订并印发两个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细则20余项。二是成立干细胞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遴选备案,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对违规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进行专项整治。三是组织专家开展新一代基因测序用于产前筛查、肿瘤免疫细胞治疗、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等医学新技术论证和评估。四是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计生技术水平,服务医改重点,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在贵州铜仁市、四川巴中市和山西吕梁市等贫困地区,采用卫生计生适宜技术推广与继续医学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了适宜技术培训、现场教学、临床指导和大型义诊等专项活动。

  (五)推进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一是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领导指示,会同科技部相关司局深入开展国内外调研,组织研究提出"重大疾病国家实验室(国家临床中心)"建设方案。二是会同科技部、总后卫生部、食药总局等部门开展第三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按照数量事宜、区域布局合理的原则补充了老年医学和口腔医学两个领域的10家医院。三是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京协和)转化医学项目和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库建设。四是组织修订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科研基地管理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启动委级重点实验室的第三方评估。

  (六)稳步推进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工作

  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监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依法严格实施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质和实验活动的审批,为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防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优化审批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目前共有37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获得相应资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牵头落实国家生物安全相关重大任务。

  二、2016年工作打算

  (一)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任务,印发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推动卫生计生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不断优化卫生计生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二)继续组织论证"重大疾病国家实验室(国家临床中心)"建设方案,争取尽快纳入国家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委科研基地评估,不断优化布局,实现动态管理。

  (三)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2016年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指导科研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改建和制度完善工作,提高专业性、独立性和透明度。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实施管理的监督检查,强化对专业机构项目承担单位和相关人员的监管。根据行业需求继续凝练和组织推进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四)强化生物安全和高新技术监理。牵头建立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并组织落实年度任务。强化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优化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布局,加快推进建设工作。发布《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管理办法》和《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规范管理和专项整治工作。

  (五)做好卫生计生技术评估、推广、成果转化工作,制定促进卫生计生技术评估、适宜技术推广的指导性文件,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构建适宜技术推广库和推广体系,提高基层卫生计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效支撑分级诊疗和扶贫攻坚。

  (六)加强卫生计生科技创新的舆论宣传工作。加大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行业科技工作及其成果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行业科技创新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