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黑龙江:提升中俄科技合作层次 支撑消化吸收再创新
日期: 2011年08月28日 09:49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在“十五”取得成果基础上,继续以对俄科技合作为重点,完善保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在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科技合作成果,为国家重点工程、国家科技计划以及地方经济建设等事业等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坚持不断完善保障机制,促进对俄科技合作战略升级。
    (一)完善合作机制。在发展布局上,黑龙江省将对俄沿边开放带建设作为全省八大经济区之一重点发展。 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立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重点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俄远东及外贝加尔地区发展战略互动对接的发展战略;在激励政策上,省委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将开展对俄科技经贸合作作为重要内容,并强调要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在资金投入上,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两级财政都专门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俄科技合作,哈尔滨市科技局还专门成立了对俄合作处。
    (二)拓展合作平台。一是搭建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由哈尔滨焊接所牵头,多家科研单位参与,联合乌克兰等国家研究机构成立了特殊材料及特种加工合作研发中心;黑龙江省科学院等单位还分别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的科研机构合作,在化工材料、生物制药和特种气体研发等领域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二是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了以“东方一号”网为代表的一批合作信息平台,为国内外开展对俄合作提供了大量信息,成为中俄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有效信息媒介。三是开辟了科技成果交流平台。以“哈科会”和“中白科技展”等系列展会为载体,辟建科研成果交流转化平台。“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成功举办三届“哈科会”,拓宽了与俄罗斯等国的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让的渠道。
    (三)深化合作内容。一是注重引进国外智力资源,哈尔滨东金农业装备集团引进白俄罗斯国家农机设计院总设计师、总工程师以及总工艺师在内的3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在黑龙江省长期工作,为开发设计我国大马力农机提供服务;二是引进吸收俄罗斯独特的创新理论和创新方法,在全国率先引进和推广俄罗斯技术创新方法(TRIZ理论),2007年被科技部正式批准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
    (四)创新合作模式。“十一五”期间,根据市场需求以及科技合作的特点,鼓励企业成为对俄科技合作主体,探索采用引进俄方科学家团队、引进整机消化吸收、引进生产许可和引进俄方技术标准等合作新模式和新途径,提高了合作的效果质量和效率。
    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全国对俄科技合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省时指出“要充分发挥黑龙江地处东北亚腹地中心的区位优势,推动对俄合作,使黑龙江真正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按照中央领导以及科技部领导的要求,黑龙江省承办的莫斯科中俄友谊科技园成为中俄两国高新技术合作的平台,近年来先后接待60余个国家及地方科技代表团,参与中俄政府间纳米、T700高强度碳纤维等重大专项的洽谈,协助中石油、中国农科院、中国电力等部门和地区引进俄技术和项目,为两国科技人员交流与开展合作提供了专业的、富有成效的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探索营造有利于对俄科技合作的大环境。不但加大政府对科技合作的投入力度,同时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多渠道进行支持;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和企业着眼于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牢固树立互利、互惠、互信的合作理念,采用规范的方式、合法的渠道开展技术引进、合作研究,进一步提高科技合作以及技术贸易的规范化、市场化水平,不断加深双方的互信与合作,为双方科技合作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公正平等的环境。
    二是探索对俄科技合作新模式和新机制。对俄科技合作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黑龙江省将积极探索新的对接机制、项目引进模式和资金投入方式,使双方的科技合作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形成长久的、不可分割的合作伙伴。其中,黑龙江省正在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推进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合作建立“中俄联合研究院”,整合省内的研发资源和合作渠道,形成横向协作的开放式平台。
    三是探索通过对俄科技合作加强我国领军科技人才培养。我国的老一代和目前的科学家中的很多在自身成长中受益于与俄罗斯的交流和合作,实践证明,来源于俄罗斯的独有思维方式和源头技术可以为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专业进步奠定的成功的阶梯。今后将加大在培养领军科技人才过程中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对俄合作的内容,使我国年青科学家对俄罗斯有了解、有感情、在俄罗斯科技界有朋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