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召开这次全国星火计划工作会议,是在我国农业农村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的重要举措,对深化实施星火计划,加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星火计划的基本情况
星火计划实施以来,依靠科技进步,在振兴我市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星星之火在宁波大地已呈燎原之势,星火计划已经成为当前我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九五"以来,在科技部的指导下,星火计划结合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突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区域性支柱产业与星火龙头示范企业,加快星火技术密集区与星火现代化示范镇的建设,促进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加农民收入。先后共组织实施了星火计划项目162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重点星火计划项目85项,市级星火项目77项;共投入资金24.8亿元,落实银行贷款2.5亿元,市、县两级科技经费支持15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至目前,市级以上星火项目的实施共累计实现新增产值64亿元,创利税8.8亿元,共研究开发市级以上新产品、新品种170个。通过星火计划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研究开发一批农业高新技术,推广普及了一批农村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全市农业科技进步。通过星火项目的实施,先后引进、培育、筛选了巨高长毛兔、"白荔枝"枇杷等农业优良新品种200余只;研究开发"对虾海水内循环封闭式生态养殖"、"奶牛胚胎移植"等50余项农业高新技术,较好地推动了农业品种与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全市农业整体经济效益。
二是促进了生产、加工基地的建设,形成了创汇蔬菜、林特水果、海洋水产、畜禽养殖、纺织服装、机电仪表等一批区域性支柱产业,培育了慈溪持续高效农业、象山港科技兴海等一批国家、省、市级特色农业生产与加工基地,较好地推动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培育了慈溪海通、南方野生动物养殖公司等一批星火骨干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市广大农民增收和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并转移了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四是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乡镇企业家、星火科技带头人和农业科技示范户,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农民专业化队伍,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1、整合现有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和实施一批重点星火项目,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一是改革星火计划发展方向,突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先后组织实施高新技术项目50余项,如在宁海实施的国家级星火项目"海水封闭式内循环集约化对虾生态养殖技术",通过采用SPF无病毒对虾育苗、海水微生物净化、贝藻池海水生态养殖等高新技术,不但有效降低了对虾病毒病的发生,而且大大提高了对虾的养殖产量,使对虾养殖从传统的养殖产量亩产8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亩产1000多公斤,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二是着力实施农产品深加工重大专项,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根据全市农业资源与农产品特点,重点开发毛豆、油菜、甘兰等特色蔬菜的速冻、脱水与腌制;杨梅、草莓、青梅果汁果酒开发;养殖大黄鱼脱脂加工;美国红鱼深加工利用等加工技术。通过星火项目的实施,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农户"组织模式,实现"种植、养殖-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增强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民增收。如象山永成酒业有限公司针对全市杨梅销售期集中与卖难的问题,与浙江大学合作实施"杨梅深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应用发酵技术,开发出杨梅干红与杨梅果汁,色鲜味美、工艺技术先进,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为全市杨梅产业的发展开创了一条新路,也为种植户的杨梅销售提供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
三是突出实施创汇农业重大专项,依托宁波港口优势,有意识地引导企业投资发展创汇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如我市北仑区是中国杜鹃花之乡,去年通过组织实施"杜鹃花标准化无土栽培及出口创汇产业化"项目,建立了工厂化的组织培养室,年繁育春夏鹃和西洋杜鹃种苗2亿株,种苗全部供应周边农户种植,项目通过利用标准化无土栽培与高位嫁接技术。年生产高档西洋杜鹃盆花100万盆,绝大部份出口创汇,有效地带动了北仑区花卉产业与创汇农业的发展。
四是突出实施畜牧业科技行动,应用生物技术开展新品种选育、繁殖,为农户养殖提供优质种苗。如实施"特种野猪综合开发利用"、"高产青壳蛋麻鸭选育及产业化"、"巨高长毛兔规模化养殖"等国家省市级星火项目18项;其中"特种野猪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开发出野猪与家猪杂交的特种野猪,平均每头比普通家猪多增收1000元,年养殖特种野猪10万头。
2、抓星火密集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以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为重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自1996年以来,我市重点加强了余姚、慈溪和邦州区姜山镇等三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星火密集区所在地政府把密集区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通过编制密集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制订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星火示范企业培育,加强星火人才培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密集区的建设。目前,密集区内已培育了30余个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利税200万元以上的星火示范企业,并以其主导产品为龙头,带动了一批相关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对滩涂养殖、果蔬加工、畜禽养殖、五金制造、电子电器、机械汽配、塑料膜具、服装针织、精细化工等20多个具有相对优势和特色的区域性星火支柱产业。2001年,三个密集区都顺利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其中慈溪国家级星火密集区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6.8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268.2亿元,创利润、税收34.5亿元,创汇53.6亿元,人均收入达7619元。2002年,我市在余姚国家级星火密集区通过验收的基础上,又组织创建余姚泗门镇国家级星火现代化小城镇示范镇,并得到了科技部的大力支持。
3、着力培育星火示范龙头企业与星火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
龙头企业是农业生产、技术应用的主要载体,培育星火龙头企业,创建星火示范基地是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培育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市在实施星火计划中,注重对科技型农业中小企业与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支持与培育,使之上规模、上档次,同时支持他们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今年,我市还首次着手制订《宁波市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暂行办法》和《宁波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认定暂行办法》,根据全市农业科技大会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宁波市实施意见"的精神,"十五"期间,全市将计划认定50家市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星火示范龙头企业)和50家市级星火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被认定为市级农业高新技术的企业将享受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同等优惠政策与待遇。2002年,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慈溪海通食品股份公司、南方特种动物养殖公司还被评为"十五"首批国家级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宁波慎业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星火外向型企业。
4、抓星火培训,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
结合星火项目实施,组织农村科技示范大户、农民企业家开展科技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星火队伍。一是运用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常年向农民、职工开展先进、适用、实用农业生产与加工技术。如组织临山镇葡萄专业协会举办8期葡萄大棚栽培技术培训班,受训3000余人次。二是依托市科技开发中心,建立市级星火培训教育基地,定期举办培训班,对全市乡镇企业家进行培训。三是制订了《宁波市星火培训基地管理暂行办法》,着力认定并建设市科技开发中心、慈溪市蔬菜开发公司等3家市级星火培训基地。四是会同各级团委,培养一批农村星火带头人,配合各级妇联开展"妇女双学双比"活动。五是结合"科技下乡"活动,经常邀请浙江大学、省农科院专家赴农村向农民推介新品种、新技术。据统计,"九五"期间,我市共投入各级星火培训经费达100多万元,培训人次超过50万。
三、今后星火计划工作的思路
我市星火计划实施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国家的要求,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科技部《"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星火计划八大科技燎原行动实施方案",继续推进星火计划的实施,并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星火技术开发在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引导示范作用,把星火计划作为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组织实施。
2、把星火项目作为推动星火计划的基点,进一步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加快农村适用技术推广。广泛宣传星火计划的战略意义,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高、群、外"项目作为"十五"星火计划的启动项目。重点突出农产品深加工与农业出口创汇,计划"十五"期间重点实施300个市级星火项目,争取每年有2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
3、积极筛选符合条件的重大农业科技产业化项目申报国家级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2001年,我市有一个农业科技产业化项目获得科技部的支持,实现了零的突破。"十五"期间,要争取有3~5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星火项目。
4、继续搞好国家级星火密集区和星火现代化示范镇的建设。密集区与示范镇的建设工作要把重点放在培育扶持星火龙头企业、星火外向型企业与星火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上,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密集区内一批星火示范企业成为国家级的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和星火外向型企业。
5、进一步加大对星火示范企业的培育与支持,计划"十五"期间认定30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同时积极向科技部申报国家级的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和星火外向型企业,力争"十五"期间有6~10家星火示范企业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或星火外向型企业。
6、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种社会资源,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各类星火培训工作。"十五"期间,计划认定建设市级星火培训基地6-10家,力争有1~2家被列为国家星火培训基地。
7、搞好星火现代化示范镇的建设。在加强建设余姚泗门镇国家级星火现代化示范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若干个市级星火现代化示范镇。通过加强对示范镇的指导,科学规划与布局,提高小城镇资源利用率 ,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加大对示范镇星火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培育,为小城镇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为全市农村小城镇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