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国家高新区战略研究寻答案 ![]() 日期:2004年11月30日 08:57
来源:科技部
在东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曾有“北斗七星”之称的哈尔滨、大庆、长春、吉林、沈阳、大连、鞍山7个高新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如何承担起历史使命,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高新区战略研究》正是为实实在在解答这些问题而设立的课题。在11月25—26日两天举行的东北国家高新区战略发展研讨会上,科技部马颂德副部长说,非常希望能听到对这些问题的大胆预测和一些新观点。 他说,配合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作的不断推进,科技部一直非常重视对东北高新区发展战略的研究,而我们的战略研究也应注重前瞻性。他希望《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高新区战略研究》课题,能正确认识东北高新区在以往发展中已取得的成绩,认真研究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认真研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形势下,在现有的各种政策框架下,是否还需要有新的特殊政策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创新孵化、对于发展特色产业,我们都应该拿出一些切实的东西,使战略研究能真正对未来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东北7个高新区自成立以来,经过13年发展,现已基本成为所在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先行区,是带动整个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仅2003年,这7个国家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136.8亿元,同比增长29.3%,高于东三省增幅19.9个百分点;其中长春、吉林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30%和55%,其他几个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一般也占到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20%左右,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与全国先进高新区相比,东北高新区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比重仍然较高;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比较少,创新能力建设比较落后,孵化器建设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R&D投入只有全国的8.5%,特色产业基地总共才有3家;在经济和产业发展方面,高新区的先导作用还没有有效发挥出来;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其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都发挥不够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