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传播先进生产力、扶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服务机构。
在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规划、用地、财政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推进建立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基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服务,为中小企业产品研制、技术开发提供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企业技术、产品升级"。"十五"期间,生产力促进中心紧密围绕经济结构的调整,按照"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政府推动与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核心服务能力,大力提升中小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到"十五"末,基本实现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生产力促进体系。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总量达到1000家;服务企业总数达30万家,为企业、社会培训人员200万人次;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做出贡献,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十五"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1.研究非营利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政策与法律问题,在部分地区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非营利试点工作。探索建设多种所有制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民营生产力促进机构,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2.加强组织体系建设,重点建设100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重点省对其它省份的示范作用,增强西部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能力,到"十五"末,使生产力促进中心网络覆盖到全国大部分市(地)和行业以及有条件的县。
3.提高服务能力,开展精品服务活动,形成名牌服务;在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中推行规范化服务和倡导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ISO9000认证;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企业诊断师执业资格认证制度。
4.积极推进信息网建设,使信息网真正成为满足中小企业信息传递、虚拟开发和生产、网上交易等需求服务的网络。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