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计划
日期: 2006年10月21日 16:35       来源:科技部
【字号:

重大科学工程是指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大型或投资较大的现代化关键仪器设备,是进行有关学科研究的重要科研与实验基地,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1983年,我国政府从发展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出发,开始实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投资25亿元,在核物理、天文、地学、生物和信息等学科(领域)建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神光系列高功率激光装置”、“H1-13串列式静电加速器”、“中国环流器HL-1装置”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13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目前在建的有“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HT-7U超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工程”和“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等7项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的实施,对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能力、带动高新技术发展以及培养优秀人才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十五”期间,我国重大科学工程的建设将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际科学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国的特色和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改善基础研究的条件和环境,建成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研基地为目标,重点完成以下两项任务:

1.在改造、升级现有重大科学工程的同时,力求在物理和数学、纳米科技、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等重点学科(领域)新建若干重大科学工程。

2.加强重大科学工程运行管理,鼓励大装置对外开放,建立专项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估制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