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由载人航天展望高科技发展前景 ——访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
日期: 2003年10月27日 00:0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嫦娥奔月,鹊桥相会,古往今来,人们对无垠的苍穹有着无限的遐想。而今,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不仅使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而且,由载人航天飞行技术所引发的科技革命,最终将切实改变人类社会现有的生活模式。谈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意义,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向记者描述了一幅真实的未来前景。

  迎接“太空制造”的时代

  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日益重要。现在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巨大宝库,载人航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未来“太空工厂”可以几乎像是在变魔术一般,在微重力、真空和无对流的条件下,制造出地球上难以形成的合金材料和其他的相关产品,“太空制造”的字样在不久的将来会充满市场。马颂德道,如果说我们人类的前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的话,那么由太空技术所引发的将是又一次“新工业革命”,其对人类社会现有生活模式的冲击力度将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工业革命。

  马颂德认为,正因为太空技术所展示出的巨大产业前景,国际上有实力的国家都竞相发展航天技术,前苏联和美国都将载人航天计划作为整个航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苏联继在1961年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开创了载人航天时代后,在六七十年代又开展了载人飞船轨道机动、交会、对接与舱外活动等基本技术的研究,研究与试验了航天失重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在天上生活与工作的能力,这为后来的长时间和大规模载人航天活动奠定了基础。美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也是一个包括了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研制内容的长期的持续性的计划。

航天技术将影响整个现代科技领域

  马颂德说,载人航天飞行是一项庞大的科学项目,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一个国家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和高科技产业水平,如系统工程、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推进能力、环境控制、生命保障技术、通信、遥感以及测试技术等诸多方面。它也能体现这个国家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的发展水平。没有航天医学工程的研究与发展,要想把人送进太空并安全、健康而有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

  航天技术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在海洋开发、矿产勘探、通讯卫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马颂德说,虽然我国对航天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已显示出巨大效益。我国曾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我国的国土资源和耕地面积进行了调查,为决策机构提供了准确的信息。近几年,卫星遥感技术在水灾、火灾的救灾工作中也发挥出重要作用。

  我国航天技术应用将以信息处理为主题

  航天技术中的对地观察,是我国航天技术应用的重点目标。全球定位系统、气象预报、资源开发利用、防灾救灾等,这些以“信息处理”为主题的航天技术应用,将会成为我国航天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

  我国从八十年代起,在863国家高科技计划中,就突出了航天技术,在当时110亿的计划安排中,航天技术的发展占有很大比重。在谈到未来我国航天技术应用的方向时,马颂德副部长强调了要“凝练目标”。

  他说,虽然航天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同时,从事航天科技活动又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科学实验活动,随着空间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投资将会越来越巨大。因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所为有所不为,确定有限的发展目标,仍是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选择。为此,未来我国航天事业将重点围绕“信息处理”来推进空间产业的发展,以通信卫星和卫星通信、运载火箭为重点,分步实施,不断推进我国空间技术及应用产业化的进程。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与空间科学三个领域,采用“优先安排”、“积极支持”、“适度发展”和“跟踪研究”四种不同方式部署航天活动,以实现我国航天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他透露,随着我国首次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太空飞船制造、空间站建设和登月计划,都已列入实施计划。同时,要看到,未来的航天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一项规模浩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作为国际空间俱乐部的一员,我们要加强核心技术研究,发挥出我国的积极作用,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和人类和平利用空间技术作出自己的重要贡献。

(光明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