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科技部与香港中文大学在香港联合举办了"新经济与西部大开发"论坛。科技部徐冠华部长出席了会议,并就人才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现将讲话内容摘登如下:
西部大开发是中央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并开始实施的重大战略。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国家的稳定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在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网络化新形势下,西部大开发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匹配,工业发展与农村发展相衔接,最终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确保西部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国务院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要集中力量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教育发展和加强改革开放力度等重点工作。国务院各部委都积极地制定相应的西部发展规划。科技部也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启动了"西部大开发的科技专项行动"。并于八月份制定了包括十二项内容的《关于加强西部大开发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主要包括:
一、把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技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二、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优势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
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四、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东西部合作与交流,提高西部地区科技能力;
五、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西部开发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历史上,每一个国家都曾根据其发展阶段特征,提出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开发战略。例如美国西部的再度发展,日本北海道开发,还有德国、巴西等。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我们更要认识到新时代的特征,认识中国西部社会、经济、人文背景的特殊性。西部开发关键在于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区域发展,而科技进步根本在于人。因此,西部开发中人才问题极为关键。
当前,世界范围内对高新技术、科技人才、知识产权的竞争异常激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才问题具有空前的紧迫性。国内外无数的创新成功及失败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了一个大道理:即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研究集体,一个高科技企业是一个人才梯队,我们不能够要求这个群体所有人都是一流人才;但是一定要有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而正在这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这个研究集体或这个高科技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位置。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可以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手段来保护本国的产品,控制有关生产要素跨国界的流动,但是,唯一无法控制流动的就是人才。所以,在人才问题上,西部只有一条路,就是下定决心,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按照尽可能与国际接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来吸引、留住一批尖子人才。这是西部科技创新,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根本。
重视人才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使我们的工作、政策和体制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我们已经建立和正在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也还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尖子人才成长,创新人才辈出的文化氛围。为此,我们应当正视中庸价值观给创新带来的危害。因此在那种环境下,枪打出头鸟,大家不患寡而患不均,谁也不相冒险,并养成了随大流的习性,致使尖子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创新之士难以成就大业。
所以,西部大开发更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文化,提倡敢于创新,敢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文化。
香港特别行政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有自己的特殊优势。特别是港澳一批熟悉市场的人才是建设国家十分宝贵的财富。这些专家学者、企业家、金融家精通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运作、企业管理、市场开拓的丰富知识和经验,与世界各国有广泛的联系,有十分畅通的通向世界各地信息渠道,这些优势在西部发展中都极为重要。我们相信,香港特区的人才优势和固有的金融资本优势结合起来,一定会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巨大作用。西部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长远大计,需要中华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支持,希望香港各界,特别是科技界、教育界和工商界的积极参与。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