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预测油气资源量达191~205亿吨,是我国最有希望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但与国外大型油气盆地相比,塔里木盆地地质结构复杂,勘探难度罕见。通过"七五"、"八五"两个五年计划连续攻关,在塔里木油气地质条件、成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为促使塔里木盆地在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真正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接替区,在"九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计划中,再次组织了针对塔里木盆地的油气攻关,并在以下两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石油地质认识进一步深入
研究开发塔里木的战略思想是,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主统一计划,围绕发现落实构造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重点进行油气评价预测,选择勘探靶区,促进增储上产。通过动用油气地质新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各含油气区块控油条件和成藏机制、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通过对塔中、塔西南塔北隆起过程、成烃过程、成藏过程、变盆改造过程的研究,进一步揭示出油气分布与富集规律。并首次运用层序地层学,发现沿塔中1号断裂带1600平方公里,是奥陶系潜山有利勘探区,并得到实践证实。初步为"九五"最终提交4-7亿吨石油和1200-1600亿方天然气储量提供了地质依据。
二、油气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三年来,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7个,新增探明加控制储量油气当量4.4714亿吨(其中油7600万吨,气3711亿立方米)。在五个地区取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其中,在玛扎塔克构造带初步探明含气面积188平方公里,天然气储量63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陆上最大的单个气田;在塔中1号断裂潜山带发现东西长160公里,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的奥陶系灰潜山油气富集带,已控制含油面积55.1平方公里,石油储量1567万吨,天然气67亿立方米;库车坳陷克一依构造带东西段全线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中部克拉2构造的下第三系底砂岩一白垩系巴什基厅克组发现高产气层,含气面积55平方公里,幅度380米,预天然气储量达1964亿立方米。东部依南2井自上第三系、下第三系、侏罗系,乃至石炭系,均发现油气显示,含气面积98平方公里,含气层厚102.5米,预测天然气储量1635.24亿立方米;轮南潜山油气勘探在新技术支持下,新增油气预测储量10025.5万吨;塔中16号石炭系油藏及塔中6-101石炭凝析油气藏范围扩大,新增探明加控制储量1800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技术部 2001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