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一个目标: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突出三个面向:面向稳定和发展农业基础、面向壮大六大支柱产业、面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
加强四项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加强研究开发及加大科普工作力度。
抓好五个重点:一是抓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二是抓好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抓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建设,推进中药产业发展。四是抓好开发型国有独立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推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五是抓好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推进科技人员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建功立业。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工作的基本原则
1、立足四川省中长期发展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进行重点突破;
2、把争取中央的支持与自力更生结合起来;
3、突出特色,突出优势,实施优质开发;
4、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坚持开发与开放紧密结合,以开放带动开发。
三、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科技工作的重点
1、抓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
运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科技攻关、示范和推广三个层面,实施以优质高效农畜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为重点的战略性科技计划。
总体目标:选育100个优质高效农畜新品种,研究50项农业新技术,开发20项农业新产品,建设30个农业科技示范区(基地),建设星火西进示范走廊。
发展重点: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重点,推动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以研究开发优质、专用品种及配套技术为重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以建设星火西进示范走廊为重点,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研究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运和保鲜技术为重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进行;以研究开发工厂化、设施化农业技术、设备为重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抓好成德绵高技术产业带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总体目标:在信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现代制造技术、农业等重点领域,研究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引进一批高新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术名牌产品;培育一批有一定影响的高新技术骨干企业;造就一批懂科技、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科技企业家。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带动成都平原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
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抓好信息、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新兴产业。二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先进成熟的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清洁技术与环保技术等,有重点地实施一批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三是应用高新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基因工程技术、信息技术、核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加强优质品种、特色品种、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加快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及西部软件园的建设。加大成都、绵阳国家级高新区和德阳高科技园区综合配套改革力度。增强为各类企业转化高新技术成果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孵化器"功能,凝聚技术优势,发展高新技术及产品。加快成都、绵阳高新区和德阳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要形成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协调发展。五是加强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重点实验室、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技术中心及以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代表的中介服务机构。
3、抓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建设,推进中药产业发展。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旨在切实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借鉴国际通行的标准规范,发挥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集科工贸、产学研为一体,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发展作出示范,促进四川经济发展。
主要任务:建成"一个园区、四个体系"。
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为国家设在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个高科技园,在郫县工业港内占地2000亩,逐步形成集研究开发、中试孵化和符合GMP标准的一批中药企业为一体的新型科技产业园。
研究开发体系:利用现有条件,借鉴国际通行的标准规范,按市场经济规律,组建中药筛选评价、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等研究中心,加强对中药新药、中药制药新技术、药材质量标准和种植技术规范的研究,逐步建立起现代化、规范化的中药研究开发体系,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增强后劲。
药材生产体系:建立优质无公害药材生产科技示范点,结合农业产业化、退耕还林还草、扶贫开发等工作,逐步建立技术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的优质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区。
中药制药体系:加速用现代科技改造现有中药生产企业,推进我省中药企业尽快通过GMP和GSP认证。培育壮大一批中药骨干企业,使其迅速成长为个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的中药制药体系。
配套服务体系:按市场需求,促进产、学、研联合,逐步形成中医药信息、人才培训、电子商务、营销服务等网络,逐步建立投融资等其它配套服务机构,为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4.抓好开发型国有独立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推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
一是加快开发型国有独立科研机构的企业化转制工作。在今年内,参照国家10个部改局所属的242个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办法,作好同类厅局机构改革后原管理的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重点完成19个省属开发型国有独立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
二是加快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培育新机制,打好科技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科学研究基地(中心)建设,促进科学研究体系的形成;推进各类技术开发中心建设,促进技术开发体系的形成;推进科技服务网络的建设,促进科技服务体系的形成。
5、抓好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推进科技人员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建功立业。
千方百计地培养和用好现有人才,进一步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和脱颖而出的社会氛围和政策环境,在实行四川省重大研究开发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加大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资助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技术成果入股和参与分配、改革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办法、奖励、培训、教育、贡献与报酬挂钩、鼓励科技人员承包企业等方面进一步制定完善优惠激励政策,以来去自由、特事特办等各种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从国外和东部地区引进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参与四川经济建设,参与西部大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技术部 2001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