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贵州探索石山坡上植树种草
日期: 2002年06月09日 00:0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5月初的几场大雨将贵州高原的花江峡谷带入了雨季。承担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的科技人员,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栉风沐雨走村串寨,指导项目区的农户在石山坡上,按规范栽种花椒、砂仁、金银花、朴树、仁豆、日本柿树、皇竹草等喀斯特山区适生树种和草种。到5月底,已完成本年度课题进度的70%。课题主持人贵州大学喻理飞教授告诉记者,到端午时节预定计划可全面完成。

  针对贵州喀斯特(岩溶)高原脆弱生态区森林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速度加剧等生态问题,国家科技部在“九五”科技攻关取得初步成果基础上,“十五”又立项实施了该生态区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研究课题,深入探索其可持续发展之路。贵州省科技厅组织农业、林业、畜牧、资源环境等多学科科技人员,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贵州西南部花江峡谷一带作为项目示范区开展攻关研究。

  该示范区位于珠江水系上游,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沟壑深切,怪石嶙峋,植被严重退化,有苗族、黎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此地,是贵州生存环境最为恶劣的贫困地区之一。喻理飞教授介绍,他们以正在进行的珠防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为依托,重点从喀斯特石山区水资源合理利用、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石漠化综合防治、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化建设等角度,通过技术集成组合,研究开发出关键配套技术,使示范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建设得到明显改善,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据了解,为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率,贵州省科技厅首次对该课题实行了项目监理制度。他们聘请了有关资深专家对照既定实施方案,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进展情况、完成质量、经费使用情况等依法进行监理把关。

(科技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