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改善西部风沙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日期: 2003年05月30日 00:0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李、杏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特有资源。自“六五”以来,辽宁省果树所选育出一批优质、早果、丰产、耐旱、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的优良李、杏新品种,如大石早生李、骆驼黄杏、串枝红杏、仁用杏品种国仁、丰仁等,并通过了省级品种审定(认定)。

  李、杏优新品种的推广得到了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通过一年多的区试与示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进行了李、杏无病毒检测、脱毒、快繁技术的研究,在苗木选择上实现了从普通苗木到无病毒苗木的转变;测定了李、杏不同部位(果、叶、根、一年生枝、多年生枝)当年吸收的营养量,初步提出了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二是研究了各优新品种的抗干旱能力,确定需水临界期;进行了保花保果试验,以提高坐果率。同时还对果实适宜采收期、新品种的适宜树形、配套栽培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使栽植成活率由原来的73%提高到95%以上,嫁接成活率由原来的78%提高到92%以上。

  项目组2002年在辽宁的阜新、葫芦岛,河北的易县、巨鹿,陕西延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等地17个示范园开展示范研究,使李、杏优新品种面积新增3万亩。

  根据经济效益的统计分析,该项目2002年净利润1116万元,有效带动了西部地区发展李、杏的生产积极性。试验证明,李、杏等品种的抗旱能力和适应性均很强。该项目的实施对改善西部风沙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多种加工企业的发展,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解决和安置大量劳动就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