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锐意改革再创辉煌——访青岛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明君
日期: 2002年05月08日 00:0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在科技部武汉会议提出了高新区“二次创业”计划,给青岛高新区带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青岛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如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内最具活力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如何实施“二次创业”,跨入全国先进高新区的行列?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青岛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明君。

  记者:在过去十年的发展中青岛高新区取得了巨大成绩,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火炬计划先进管理高新区”和全国优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称号。那么有哪些经验可以在“二次创业”过程中加以借鉴?

  刘明君:在高新区十年发展建设中我们青岛高新区积累了许多经验,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坚持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始终把扩大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引进国际著名大公司、高科技大项目,引进企业研发中心、科研院所,引进各类创业人才,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截止2001年8月份,园区引进的外资项目中,投资过千万美元的有91个,世界500强企业有13家入区发展。

  2、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青岛高新区成立初期,高新区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实行独立运作;1994年实行“园区合一”管理体制,高新区工委、管委与当地区委、区政府体制合一;2001年为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突出高新区政策优势,实行“统分结合”体制,成立专门班子,授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专门负责高新区运作和建设。积极探索多元化和多渠道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吸引社会资本进行工业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在风险投资体系建立上,积极与民营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共同发起筹集资金,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撑。

  3、高标准地进行配套建设,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城市建设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青岛高新区建区以来,公益、基础设施投资达57.18亿元,逐步形成了文化、教育、休闲、卫生、医疗功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区域发展环境。

  记者:武汉会议上科技部提出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战略,那么青岛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措施是什么?

  刘明君:青岛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高新区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坚持以创新与开放为发展动力,以环境建设与增强创新孵育能力为重点,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任务,“举全市之力”推进高新区的“二次创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通过“二次创业”,我们把青岛高新区建设成为青岛市“四大基地”和新城区,实现“五大主体功能”,即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家迅速成长的基地,建设成为创业文化气息浓郁、人居环境优美、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研发创新、孵化创业、产业辐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五大主体功能。使青岛高新区成为全市技术创新的源泉,科技产业发展的载体,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

  青岛高新区现在的主攻方向是:壮大三大产业,建立两个体系,提升国际化程度。即壮大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对传统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创业孵化体系和公共创新服务体系,强化高新区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建设,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新体制与新机制;提升对外开放的国际化程度,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扶持出口型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建设符合国际规范的高新区。

  二次创业中我们的目标是,“十五”期间,青岛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要以年均30%的速度持续增长。2005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300亿元、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利税100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工业增加值22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0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8亿美元。经过努力五年内高新区综合指标评价进入国家级先进高新区前五名。

  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我们制定了以下六项措施: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举全市之力”发展高新区;2、深入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全面提升管理、服务功能;3、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优化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4、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创新孵化载体建设,确保功能发挥;5、大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建设国际一流园区;6、引进创新资源,创造新区文化,增创发展新优势。

  记者:青岛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刘明君:青岛在原有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的基础上,经过10年发展形成了战略优势、产业优势和创新服务优势,为高科技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战略优势,青岛高新区是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将建成为山东省、青岛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家迅速成长的基地,集中体现研发创新、孵化创业、产业辐射、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五大主体功能,是未来青岛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科技新城区;

  ——产业基地优势,青岛高新区已经初步构筑了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框架,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领域,有海尔、朗讯科技、扶桑精细化工、金谷镁业、澳柯玛生物产业园、高科通讯等一批中外著名企业高科技项目入园,形成了产业上下游配套发展的链条;

  ——创新服务优势,高新区内由政府建设并给予支持的孵化器基地总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青岛高新区创业大厦、生命科学院、海外学人创业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孵化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帝科精细化学、海尔中央研究院、一汽研发、国家海洋局一所等著名企业研发机构和研究院入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园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政策为引导,风险投资为支撑,孵化创新为推动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形成了人才培养、研究开发、中试孵化、产业化紧密衔接的创新发展体系;

  ——区位优势,青岛高新区紧邻青岛老市区,同时又是青岛高教区所在地,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生活设施、人才智力资源和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优势,都成为青岛高新区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和依托;

  ——自然环境资源,高新区毗邻崂山风景区和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村。崂山被推为“海上名山第一”,高千仞广百里,雄峙海隅,为道教名山。石老人海滨有“黄金海岸”美称,沙滩开阔平缓,沙质细腻柔软,物华天宝。青岛高新区也是青岛旅游中心区域,是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俱佳的高质量生活居住区。

  (科技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