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国家高新区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日期: 2005年05月20日 08:47       来源:科技部
【字号:

  高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国家高新区近十五年的发展历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程;是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壮大高科技产业的历程;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转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历程。国家高新区十多年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展示了科技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据快报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国家高新区内的企业已达37635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26000家,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达2554家,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企业)达6276家,年末从业人员达到440万人。国家高新区在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努力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大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积极引导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一、高新区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做法与成效

  1、国家高新区通过增强科技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如在电子信息领域,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突破每秒11万亿次大关,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10万亿次以上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芯片设计与应用领域,方舟3代手机芯片打破了国外公司的垄断;北京佳讯飞鸿公司攻克了新一代互联网关键的路由技术和安全技术,开发出达到世界水平的路由器 。

  2、高新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一些位处老工业基地的国家高新区勇敢地担负起传统产业改造、调整中“发动机”的历史使命。比如,成都高新区地奥、迪康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收购、重组,带动了四川和成都一批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吉锐、索贝等一批新兴高科技企业通过与区外企业合作,带动了合作企业的技术进步。2004年,成都高新区通过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为成都市传统企业增加了5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利税7亿元左右。在此特别要提到的是东北7个国家高新区在实施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

  3、高新区努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凝聚各类创新资源,成为了区域创新的重要基地。2004年,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明确了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二次创业”战略核心的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市场、资金、人才和政策支撑体系,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创新创业软硬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到去年底,53个国家高新区通过ISO14000环境认证的已超过一半,其中6家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共同认定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已经建立了具有较高水平的一大批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中介服务机构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企业为中心,大学、院所和服务机构等各种创新要素集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4、高新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迈出可喜步伐。如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依靠自身的环境优势和人才优势,吸引了包括美国伟世通、天合、法国佛吉亚、瑞典中策、日本希凯在内的一批跨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区内设立研发中心。这些项目的引进,有力的提升开发区乃至上海在汽车零部件开发方面的技术创新水平,同时也将为开发区的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深圳高新区在国际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国际科学园协会成员单位和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园区,已与美国、意大利、韩国、埃及、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区内还设立了深圳国际科技商务平台,为跨国公司在本地投资、设立机构牵线搭桥,为海外科技商务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深圳高新区还积极为企业“走出去”进行协调和服务工作,不少园区企业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也把自己的研发中心建到了国外,使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紧跟国际发展大趋势。我们还可以从北京中关村园区的高科技企业——联想集团收购IBM全部PC业务,一步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迈入世界500强行列这一世界瞩目的重大事件中,看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坚实的脚步。

  5、高新区不断加强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高新区十几年发展实践的证明,建立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截止2003年底,全国已建立了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489家,孵化场地面积共有1937.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138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在孵企业提供了管理咨询、投融资、创业培训技术转让等服务,孵化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近年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呈现出了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趋势。高新区和孵化器服务机构积极组成区域性、地区性和全国性的企业孵化器组织,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现代高科技手段形成网络化的服务体系,为技术创新工作服务。

  与此同时,高新区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的建设,制定出台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的扶持政策,为科技产业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投融资进入和退出机制,建立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高新区建设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搭建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如中关村科技园区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一是搭建产权交易平台,成立北京产权交易所,启动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交易的方案设计工作,建立国家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等。二是搭建信息平台,成立中关村科技园区投融资促进中心,加强整合市场化投融资资源,建立园区企业动态投融资信息库,为园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全面、细化的投融资服务。三是实施“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海外融资行动计划”,一方面大力吸引海外风险投资,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园区企业赴海外证券市场上市,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6、高新区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集聚了一大批创新人才。

  人才是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关键,高新区从税收、贷款、财政资扶持等方面制定吸引、培养和保护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业的扶持性政策。同时加强人员的交流培训,特别是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和吸纳具有国际领先管理经验和技术的人才。如淄博高新区为引得来、留得住高层次人才,制定了《关于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对来高新区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补贴、科研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调入或专业分配到高新区工作的博士等高级人才,除给予安家费补助5万元之外,三年内每月给予3000元的补贴。对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高新区还在科研设施等方面给予30万元左右的资金支持,目前已对14家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提供无偿资助480万元。为了给引进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淄博高新区制定出台了《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规定》,明确提出了进站、在站、出站、经费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由于政策到位,加上比较完善的人才引进、扶持、培养发展体系,众多博士、硕士纷至沓来。三年前,淄博高新区只有一名硕士,如今,这里已有70多名教授、博士在此创业并被聘为科技顾问,其中博士就有60名 

  二、高新区鼓励和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经验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资源作为自主创新最重要的资源;二是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为核心工作,通过完善环境,引导和促进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产业化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三是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并重,通过不断探索体制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的成果来检验体制创新的成败;四是坚持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同时强调了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在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五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相结合,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区域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招商引资来不断提高国家高新区技术创新的新起点;六是坚持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与鼓励市场引导下的自主研发、孵化有机结合;七是注重通过加强区域技术创新,增强国家高新区向周边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扩散力和辐射带动力。

  三、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1、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目前国家高新区R&D 经费支出占营业性收入的比例只有2.37%,虽然比国内其他地区高出许多,但仍低于发达国家3%的标准,研发投入的不足已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障碍。

  2、创新人才短缺。瑞士洛桑研究所世界竞争力排队时,就能不能在市场上找到合格的工程师的问题对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中国在世界五十个国家排队里面排到第48。中国现在每年毕业大学生300多万,但由于专业设置不合理等原因,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人才仍然短缺。

  3、服务体系和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新区管委会虽然初步建立了一套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比较完整的管理服务体系,孵化、金融、法律、进出口、风险投资等专业服务机构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无论是从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4、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能力不足。国际化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最薄弱,最需要加强的方面。目前,我们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还很少。

  四、推动企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1、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应对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更加注重产业的聚集和产业链的延伸,更加注重内源型自主创新科技企业的发展,继续执行现有的科技性中小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

  2、大力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知识产权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政策,完善对专利、专有技术等知识产权的资助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

  3、加大对高科技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国家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但资金支持和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加大资金政策的倾斜,使科技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具有比其他企业明显的优势,以达到引导与鼓励自主创新的效果。

  4、完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根本。高新区要成为自主创新的基地,必须吸引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为此,国家应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给予高级人才资金支持和创业优惠。

  5、完善促进科技自主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科技创新需要相关的配套服务。应通过制定完善有关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鼓励建立开放的公共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加强孵化器的建设,积极引进科技成果评估、技术产权交易、投资咨询、法律咨询、会计服务、创业辅导等中介服务机构,为自主科技创新提供周全高效的服务,营造适宜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

  6、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应加强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吸收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带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对内合作方面,各地的高校和各类科研机构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应积极建立企业与他们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互享资源,共同研发,以利于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