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科技日报社社长为报社党员同志讲专题党课
日期: 2023年06月21日 14:34       来源:科技部
【字号: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3年6月2日,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张碧涌同志围绕《从党的二十大报告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为报社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科技部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有关同志到会指导,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机关党委书记李惠安同志主持会议,编委会成员、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近200人参加。

  碧涌社长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要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需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著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学、对照起来学。党课深入阐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务必”、“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等新观点、新论断中蕴含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带领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内在要求。

  碧涌社长强调,党员干部要牢记“三个务必”,深刻理解“两个结合”。“三个务必”体现了我们党强烈的使命担当、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是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坚强保障,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应有之义。报社作为中央主流媒体,处于舆论斗争的最前沿,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方面要有敏感性,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守好舆论主阵地。“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决不是偶然的,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契合中国土壤等方面深入理解。

  碧涌社长强调,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反映,既各有侧重,又是一个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要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3万多字,近200次提到“人民”,4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2次强调“人民至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技事业发展从“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增加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直接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碧涌社长通过带领大家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

  李惠安同志在主持讲话中强调,各党支部要结合碧涌社长专题党课,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成效。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良好状态,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一体推进,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