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宇宙生命探索(下)
日期: 2000年12月21日 00:0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如果木卫二的冰层下面存在大片海洋,而且海水被火山加热,那么它很可能是温暖的。就象在地球的海洋里,暖流可以维持原始生命,这种生物体依靠化学物质维生而不需要太阳能。因此,应当对木卫二进行全面的探测。

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发现有任何地外生命存活的迹象。再向外走,我们就到达了土星,在那里,它的云层温度最高也才有摄氏零下180度。但这个巨大的气体球并不是我们探索的目标。我们要光顾的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

土卫六是一个生命起源的实验室。由于表面温度为零下200度,土卫六不是一个能产生生命的地方。但是它的浓密的大气层中含有许多碳氢化合物。它们通过太阳的紫外光可产生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能产生有机分子,这些碳基化合物是产生生命的第一步。但是土卫六太冷了,以致于无法迈出下一步。它就象是一个深度冻结了的地球。就象地球一样,土卫六的大气中含有丰富的氮气。它也含有水分子,是彗星带来的。早期地球的成分在此一览无余。而产生生命,所需要的就是热量。在50亿年后,它将得到所需热量,那时太阳将膨胀成一个熊熊发光的红巨星。

自从1983年起,我们人类就架设起一架天线,开始接收地外文明的信息了。我们已经通过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飞船发出了信号,但我们尚未接收到任何来自外星的声音。然而,有证据表明其它恒星也有行星。在这些行星中,肯定会有类似地球的世界。这种有行星形成的恒星诞生在星云中,它们就是遍布银河系的气体尘埃云。令天文学家激动的是,这些云中包含着产生生命的物质基础,包括水和有机分子。由于一颗恒星在一个坍缩云的中心形成,产生的星盘会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碎块则与中心分离。这些碎块会产生行星。

在绘架座β星的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它清晰的外盘中心,有一个行星轨道。我们不能看见行星,但我们知道它确实在那里,因为它的引力拉扯着恒星,使恒星摇摆不定。天文学家利用多普勒效应探测这种摆动。当恒星向我们走来时,它是偏向兰色的,而离我们远去时,则偏向红色。

在哈勃望远镜观察到的一幅图像中,它显示一对已明显生成有一颗行星的恒星。一丝痕迹使我们对它关注起来,这是第一个太阳系外的行星的图象吧?这不是一个行星。它是一颗褐矮星,一个质量不超过木星质量50倍的天体,它太小了,以致不能成为一颗恒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带有行星系统的恒星中,没有一个具备维持生命的条件。这颗行星的轨道太靠近恒星。这颗行星的问题是轨道离恒星太远。当我们真的发现一颗类地行星时,它一定比我们的猜测奇异得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