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热切的追求,不断的拼搏,香港科大将一个缥渺的梦想,化成一股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香港科技大学自创校以来一直致力于人才的培养,研究开发科技创新,为香港及邻近地区服务。回归之后,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的关系更加紧密,将深圳的南山、番禺的南沙和珠海、澳门连成一起,这个三角形碰巧勾画了珠江口岸。陆续建成的大桥、四通八达的公路和铁路,川流不息的轮渡把香港和这些城镇组成一个大都会。这就是香港科大的基地。
作为中国优秀的大学之一,香港科大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先后在校园里,成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研究范围包括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电子、纳米材料与技术及资讯科技。
香港科大专家与美国大气科学家合作 ,为香港新机场开发了一套领先国际的风切变预警系统。并将这类系统和技术出口到全球其它机场,极富市场前景。
生物系的学者们利用生物技术,成功研制了一种用中药制成的抗氧化剂,用它可以生产健康食品。
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应用,香港科大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崭新的基因晶片技术,利用这些基因晶片可以测试传统中药的有效性,并且作为草药安全和标准化的规范。
物理系研究人员成功研制了一种智能流体,这种流体在适当电场下,可以变成固体,电场消失后又变成流体。智能流体很可能为高速阀门、离合器和引擎传动等工业技术带来重大革新。
科大的一座环境岩土工程研究设施,包括60米长的密封式风洞和超大型离心机,大大强化了香港和邻近地区的基础建设,环境保护和流体工程方面的能力。
香港科大的显示技术和研究中心,利用国际先进的科技和经验与香港工业界紧密和作,开发出低成本的高清晰度液晶激光显示系统。
消费电子实验室与电器工业界合作专门开发新一代的高新电子产品,迄今他们已成功把多项学术研究成果,发展为具有经济效益的应用技术和产品。
在纳米材料的研究方面香港科大居前沿地位,最近他们成功研制出新颖声学材料,可以有效阻隔低频噪音;成功研制了全球最细、直径只有0.4纳米的单壁纳米管,被选为二零零零年最重要的科学进展之一。
展望未来,昂立在香港科大广场的红鸟雕塑又会面对怎麽样的挑战呢?在新经济时代,在更激烈的全球竞争中,香港科大将会继续奋发求进。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