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运动员进行的是体能的对抗,其实不是这样的,有很多项目运动员的大脑疲劳程度要强于体力的消耗,大脑疲劳不容易察觉,有时队员发挥的不太好常被认为是体力跟不上,其实是大脑太疲劳了,大脑疲劳比体力疲劳还难恢复,一旦疲劳过度对大赛成绩和运动员的身心都会产生影响。
那么如何对看不见的大脑内部活动进行监测,避免过度疲劳的发生呢?运动医学专家在队员头部的16个部位安放上凝置电极,通过特定仪器――脑电系列仪把脑内神经源传递的信息导出来,并且通过它描记成原始的脑电图,然后通过计算机医学专用软件处理后,获得脑电定型图的数据和图像,专家通过这些数据和图像,对运动员的脑功能状态进行分析,研究它们与队员身体机能状态之间的关系。运动医学专家发现,在不同状态下各脑区的功能利用率不同,因此运动员在放松状态、最佳竞技状态、运动疲劳等不同状态下,各脑区功率普能量的高低及分布都有显著的变化,通过对乒乓球运动员的脑机能进行监测,发现在比赛前放松状态时,主宰动作和心境的红色额区及主宰技战术的页区能量分布均匀对称,黄色其它各脑区能量分布也均匀对称,说明各脑区的功能协调得比较好,这时队员心理状态比较稳定。当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状态时,大脑范行水平调节适度,兴奋水平提高脑功率普能量降低,由黄色区域变为红色区域,说明调节注意力的准叶脑区和控制时间、空间感觉的顶叶脑区利用率提高,并且各个脑区能量分布均匀对称,这时队员的技术动作协调、反映灵敏、心理状态稳定。运动员要承受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处于疲劳状态时,大脑兴奋水平下降,意志活动加强,脑功率普能量上升,由黄色区域变为蓝色区域,这时各脑区的机能不够协调,造成队员技术动作变形、神经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失误、心情烦躁、情绪不稳定等。
为了避免过度疲劳的发生,专家会在赛前的一段时间里,对运动员脑机能活动进行定期监测,通过对脑功率普能量定型图的分析,反应队员在训练时的身体机能状态,评价他们对训练强度的承受能力。根据队员出现的大脑疲劳的征兆来调整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心态,及时采取使大脑放松的训练手段,帮助队员的大脑解除疲劳把竞技状态调节到最佳水平。
很多体育运动中是需要运动员消耗大量体力的而像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项目,运动员不仅体力付出很大,他们的大脑更容易疲劳。脑机能监测是现代科研在体育领域中的一种成功运作,通过这种科学的方法能对看不见的脑内活动进行研究,判断队员的身体和大脑机能的状态,避免了过度疲劳的发生使训练更加科学。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