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人类活动,其中以船舶运输、海上油气开采,以及沿岸工业排污为主,由于石油产地与消费地分布不均,因此,世界年产石油的一半以上是通过油船在海上运输的,这就给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带来了油污染的威胁,特别是油轮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发性石油污染,更是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多达几十万吨的溢油,一旦进入海洋将形成大片油膜,这层油膜将大气与海水隔开,减弱了海面的风浪,妨碍空气中的氧溶解到海水中,使水中的氧减少,同时有相当部分的原油,将被海洋微生物消化分解成无机物,或者由海水中的氧进行氧化分解,这样,海水中的氧被大量消耗,使鱼类和其它生物难以生存。
1991年的海湾战争造成的输油管溢油,使200多万只海鸥丧生,许多鱼类和其它动植物也在劫难逃,一些珍贵的鱼种已经灭绝,美丽丰饶的波斯湾变成了一片死海,海洋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难以挽回的。
海上溢油不仅破坏海洋环境,而且还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因此,一旦出现溢油事故,一方面要尽可能缩小污染区域,另一方面要迅速消除和回收海面上的浮油,处理溢油的一般方法,是用围油栅将浮油围住后,一边用浮油回收器进行回收,一边喷洒消油剂,使源油尽快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小油粒。
为防止溢油污染海洋,我国也建立了自己的监测体系,开发配备了相应的围油栅、撇油器、收油袋等防污染的设备,科研人员还绘制了海洋环境石油敏感图,并建立了溢油漂移数值模型、数据库和溢油漂移软件,一旦发生溢油事件,有关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了解溢油海域的污染情况,及溢油的运行轨迹。
海上油气生产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是含油污水,含油污水是从油层开采出来的混合物,经脱水后剩下的污水,这些污水如果不经过处理排入大海,其中所含油类就会对海洋生物及鱼类造成严重影响。
渤海城北油田是我国建造的第一个固定式海上采油平台,它对含油污水的处理是通过隔油、浮选和过滤三个过程完成的,污水在通过斜板隔油器后,大部分源油被分离出来,再经过浮选器,使小油珠变成大油珠,被收油器收走,最后再经过过渡,使污水中的含油量低于每升30毫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排到大海中。
清除海洋石油污染任重而道远,只有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才能真正的还大海于蔚蓝。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