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海洋捕捞
日期: 2001年01月15日 00:0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庞大的生命王国,仅海洋生物就325亿种,是陆地动物质量的3.3倍,它们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类大脑发育、智利开发以及提高人体免疫机能不可缺乏的营养源。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海洋动物都是人类重要食物来源之一,海洋捕捞业也是人类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在长期的海洋捕捞生产实践中,人类创造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方法,拖网是目前海洋渔业生产中效益较高的渔具之一,它属于过滤性的活动鱼网,其捕鱼原理是察出鱼群后,放出长带型网具,包围或阻拦鱼群的逃路,然后逐步缩小包围面积,最后捕获鱼群。

 

 

围网类渔具的捕获对象是中上层、集群性鱼类,如果鱼群小而分散,使用围网必须采取诱鱼或驱鱼方法,比如在船上加装光源,利用鱼类的趋光性,使鱼类聚集从而进行捕捞,此外,还可利用声波饵料等方法,达到捕捞的目的,采用围网技术,产量可达数百万吨以上。除了拖网、围网,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捕鱼方法,还有刺网,粘网及钓鱼作业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捕捞还使用了卫星定位、导航系统、雷达探鱼仪等。

 

 

我国是沿海大国,海域辽阔,浅海渔场占世界浅海渔场的四分之一,其中生物种类繁多,渔业资源丰富。近几年来,我国海洋捕捞业突飞猛进,海洋捕捞量多年来连续位居世界前列,海洋捕捞业已成为我国建国后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然而海洋渔业资源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沿海各地过分强调发展海洋捕捞业,盲目增添渔船、渔网、无节制的捕捞,导致海洋渔业资源逐年严重衰退。目前,我国海洋捕捞强度已远远超过渔业资源再生能力,并严重威胁着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南海区为例,全海区海洋捕捞产量1997年为近4百万吨,而据专家估算,渔业资源潜在渔货量仅为280万吨。同时,一些传统捕捞鱼类,已形不成渔汛,一些名贵优质鱼类已经很难捕捞到,因此,保护鱼类繁衍增殖,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非常重要,这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掌握了解海洋渔业资源现状,科学预测持续可捕量,正确地有计划地组织渔业生产,另一方面,要制定具有约束性的渔业法规,严禁有害于渔业资源的各种渔业行为。

 

 

1995年我国在东海、黄海开始实行伏季休渔制度,1999年我国南海也开始实行了伏季休渔制度,这为鱼类生长繁育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有效地保护了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除了休渔制度,我国还采用了规定捕捞定额,控制捕捞强度,发展远洋捕捞等手段,使我国渔业资源量明显增加。

 

 

海洋生态平衡是地球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科学捕捞,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