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
日期: 2001年07月24日 00:0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1993年3月,我国“863”计划启动了第一个跨主题的重大专项,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

    短短两年,各项技术指标分别比立项初期提高了50-1000倍;

    短短两年,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从10多年缩短到2年左右,中国信息网络终于有了自行设计制造的核心设备。

    互联网起源于1969年,它采用了分组交换的思想和网间互联(IP)协议。在20世纪的70和80年代,互联网只是为了研究和教育目的,规模较小。90年代后,互联网才开始有了商业应用和全球互联,并且在全球形成了一股“信息高速公路”热潮。

    我国的信息网络虽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正处于新一代信息网建设刚刚起步的有利时机。

    科技部领导、八六三计划信息领域的专家们,抓住机遇,选择了网络总体发展核心节点技术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突破口。

    于是,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八六三计划信息领域第一个跨主题的重大专项诞生了!它是863计划15年来在信息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高速信息示范网项目横跨信息领域三大主题,参研单位四十余家,参研人员近千名,具有 “快速反应”和“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战役属性”。

    这是一场攻坚战。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艰苦工作、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研制成功了13个节点的全光通信网络,在北京海淀区地区连接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等,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全光试验网之一。

    自主研究开发6个32X32的光交叉连接设备(OXC)、7个光分插复用设备(OADM)和支持多厂家互操作的网络管理系统,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全光网技术,并取得群体突破。

    2001年初,项目进入了紧张的联调联试阶段。这是对项目成果的一次大检阅。在总体组的周密协调之下,有关专家进行精心调试。取得理想效果。

    (采访:专家谈光纤互联网,光纤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

    (第一代互联网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之中,但已在网络技术上没有彻底的改变。互联网靠电信网提供的专线连接,一层一层地堆起来,带宽受限,可用性脆弱。1999年,第二代互联网技术出现了,并进入示范性商用,开始进入光互联网时代,它摆脱了依靠电信网提供专线的“寄向”局面走向独立,从“金字塔”上一步跳到了光纤上,成为纯IP网。)

    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在核心路由器测试规范、统一网管等方面率先制定下一代网络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对形成中国自主的网络技术体制标准、增加中国网络设备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此,我国可以完全用自己制造的设备建设光速光互联网。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将与光速同步”,光纤互联网将能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社会各界对通信的需求。实现大家的网络梦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