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撑起高科技一片天
日期: 2001年07月24日 00:0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的确聪明绝顶。一项“863”计划,便可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准。并在我国先后出台的八大科技工程中,以骄人的成就,撑起中国高科技的一片蓝天!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刚刚从噩梦中醒的中国人,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四位老一代科学家(王大珩、陈方允、王淦昌、杨家墀)挥笔上书,将“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呈报党中央的决策人手中。邓小平同志立即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 随即组织数百名科学家进行反复论证。最后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以《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纳要》迅速在全国实施。由于上述事件均发生在1986年3月,所以又称做“863”计划。

(朱部长:“(863计划)体现了我们中央领导的决心。如果没有几代中央总领导这么一种战略的高度来看这件事,这种决心、这种支持的话,我觉得不可能(实现)。体现了一种国家的意志。”

“863”计划,是在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关键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也是中国跻身世界高技术领域一个划时代的符号。

这项计划从中国的需要与可能出发,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材料和海洋八大技术领域作为重点,组织全国200多个科研机构,100多所高校,上百个企业,四万多科研人员,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始起跑与冲刺。神州大地拉开了前所未有的高技术革命的序幕。

新世纪的第一春,正是“863”计划迎来一路辉煌的15周年。

(朱部长:“863计划15年来,总体的目标我认为是达到了,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我们预期的要好。从高技术本身的实力和能力来说,我们可以说已经占世界一席之地。”)

据不完全统计,仅民用高技术领域的230多个专题研究方向,共资助5200多个项目,获得国内外专利2000多项,累计创造新增产值达560多亿元。

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经专家抽样分析,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有,已经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尤其在生物工程药物、通讯设备、高性能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平台、人工晶体、光电子材料等国际高技术热点领域,已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

(朱部长:“863计划至今天,所以能够获得那么大的成绩,我认为有两个结合:一个就是改革和发展的结合,实际上也就是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结合;另外一个的结合,就是精神和物质的结合,我们这支科技队伍发扬了863的精神。863精神就是十个字:献身、公正、创新、求实、协作。”)

从现在起,我国将进一步增强高技术发展,特别是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提供高科技支撑,进而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应有的地位。

“863”计划,就像神州大地滚响的春雷,催动中华民族在科教兴国的大道上迅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