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中国超级稻
日期: 2001年07月24日 00:00       来源:科技部
【字号:

    地球上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以稻米为主食,而全球稻米需求量的91%来自亚洲。

 

 

六十年代水稻的矮杆化引发了著名的“绿色革命”,使水稻大幅增产,七十年代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又使产量增长了20%,但是此后的二十多年来,水稻产量就像遇到了玻璃天花板,看得见前景却再没有大的突破。

 

 

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促使亚洲各国开始实施高产水稻的研究计划,而把产量达到每亩800到1000公斤的水稻品种称为“超级稻”。

 

 

下一个能大幅提高水稻产量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其实,水稻的产量最终来自光合作用,理论上植物对光能的利用率是5%,而现在水稻的光能利用率不到2%。所以充分利用光能,水稻便具有增产的潜力。

 

 

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它们是有机物的生产车间,而稻穗则是储存这些物质的仓库,所以有机物的产量就与植株高度、叶片和稻穗的形态等因素有关。科学家发现如果对水稻的形态进行改良,将会影响它的产量。

 

 

那么什么形态的水稻会充分利用光能呢?

 

 

由于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中国南北方的水稻品种差异很大。北方的粳稻生长周期长,米粒短而圆,南方的籼稻生长周期短,米粒细长。

 

 

沈阳农业大学培育出的北方粳稻的超级稻品种,是一种大穗型的直立稻,与常规稻相比,它根系发达,茎杆坚韧,叶片直立,可以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它的稻穗很大,有充足的空间储存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除了叶片直立,它的稻穗也是直立的,研究人员认为直立的稻穗不会弯下来挡住阳光,有利于抽穗后充分利用光能,同时还能促进二氧化碳的扩散,而且直立的稻穗不容易倒伏。

 

 

袁隆平是一位杂交水稻专家,他在中国的长沙实践着他的超级杂交稻理论。这种超级稻利用了粳稻和籼稻杂交后的优势,它的上部叶片更加挺直,使下部叶片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照射,它的稻穗是下垂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提高抗倒伏性,而且不会挡住阳光。

 

 

而南北方的科学家对两种超级稻的不同形态有着不同的看法。

 

 

(袁隆平)要冠层高,叶子要高上去,穗子要垂下来,让下来,让叶子进行光合作用(陈温福)穗子弯了以后,它会形成弯度吧,光线垂直照射以后,它就会遮蔽底下的叶片,那么直穗型呢,它就没有这种情况(袁隆平)重心在上面,直立穗,容易倒啊,我们的下垂穗,重心在下面(陈温福)昨天刮了一场大风,稻子依然是直立的,我们认为直立穗比下垂穗更抗倒伏由于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未来的超级稻也许有着不同的形态,但是无论科学家在哪一条途径上实现了超高产水稻的梦想,都是科学的进步,都是人类的福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