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颜色和声音的改观后,电视正在进行着一场图象质量的革命。专家们预测,数字技术将带动这场革命,并主导未来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未来电视还将向超薄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一九九九年的十月一日,我国首次采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对国庆活动的转播试验,获得成功。成为继美日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实现高清晰度电视广播的国家。
只有为数不多的人通过高清晰度电视,收看了当天的实况转播。但科学家们预言; 在未来的30年, 随着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高清晰度电视的生产成本会不断降低,产量会稳步增加,将最终走入寻常百姓家。
为了让电视画面的质量满足人类挑剔的眼睛,人类对高清晰度技术的开发,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开始。高清晰度电视就是要达到人眼的最高极限。
(采访)"和模拟电视相比,采用数字技术的高清晰度电视优势显著。我们知道,传统的模拟信号电视是在 时间内,通过电子信号对荧光屏的逐行扫描,完成对一幅图象的描述。而数字电视则 ,因此成象更加清晰。"
和普通模拟电视信号传输相比,数字信号传输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因此接收到图像的清晰度有显著提高。
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表现出的优势,让数字技术的魅力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研究者们因此预测;未来电视技术的发展道路上将高高竖起数字化的旗帜。
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的设计标准,世界上还有争议。我国的高清晰度电视广播接收系统,借鉴了他国的经验,并考虑了我国已有电视广播系统的特点,制定了自己的标准。扫描线数1125行,接收图像的宽高比为16:9,并配合多声道数字伴音系统。
经过检测;高清晰度电视已经达到35毫米宽银幕电影的放映效果。人们不禁担忧;三十年后的电影将面临怎样的命运?
在实现了传输和接收技术数字化的基础上,电视的外形和功能上将迎来丰富多彩的变革。
轻巧的便携式电脑,给超薄电视的研制提供了新思路。科学家们已经利用液晶显示技术开发出了薄型电视。他们还致力于对传统电子显象管的改造,希望改变它宽厚粗笨的形象。专家们预测;未来的电视机将仅有几英寸厚。电视可以是挂在墙上的一幅画,能缓解未来住宅空间紧张的矛盾。透过这扇窗户,人类了望到的是整个世界。
电视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立体化。人们习惯于把电视当作一幅活动的平面画来欣赏。在下个世纪,立体电视带给人们的是充满动感和生机的三维图象。欣赏这种电视机不是依靠视觉假象,而是让图像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化,使观众从任何角度看都是立体的。
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清晰的画面,还是丰富多样的功能。
数字化电视接收的是数字信号,互联网上传输的是数字信息。专家们相信;广播电视网、通信网和互联网将实现三网合一。此时的电视将成为与互联网相连的信息终端,电视还将是一台电脑显示器。
互联网为人类带来的是沟通。电视和网络的相连,不仅能接收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还将借助于网络实现荧屏内外的交流。以往被动接受信息的观众,能够直接参与荧屏上的各种活动......。
一旦能实现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借助于电视的画面和声音系统,电视还会是一部方便的可视电话。
未来的电视还会有怎样的变革,我们拭目以待。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电视延伸的,决不仅仅是我们的听觉和视觉,它能带动的和能赋予的是人类对世界的感受。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