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时代,伪造与反伪造的斗争,如同道与魔的斗争,永不停息。据世贸组织调查,假冒伪劣产品约占贸易总额的5-7%。总额达2500亿美元。在我国,制造和销售伪劣商品的危害已成为仅次于走私的第二大公害。
如何使大众远离伪劣商品,抵制和拒绝伪劣商品的欺骗,这也成为防伪专家不断探索的课题。
防伪技术是用于如何识别商品真伪,防止伪造的技术,然而,世界各国从事防伪技术研究的工作者有个基本的共识:凡是人设计出来的标识,都有可能被仿造。
而有一些防伪标识,如,激光、条码、油墨等防伪技术,虽然造假者难以仿造,但普通消费者难以识别。专家们认为,有效的防伪技术,应该既使造假者难以仿造,又能让普通消费者易于识别的技术。那么,什么样的技术,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自然界物质的纹理千差万别,如人的指纹、树木的纹络,瓷器上的裂纹等等,绝无重复。
受此启发,我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纹理防伪系统”。其原理是:在纸浆中掺入有色纤维,造出清晰却无序的纹理防伪纸,这一纹理不是人为排布,也不是印刷的表面墨迹,是自然形成的,因此,每张纸片的彩色纤维也就构成了它独有的结构纹理。
防伪标签的纹理特征是材料本身固有的,是随机形成的个性化的三维结构特征,具有唯一性,其特征的形成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无法操作控制,造假者想人为地仿造三维结构特征完全相同的纹理几乎不可能。
这是因为,该技术借用了纸张中植物纤维,将自然生成的纹理作为识别商品真伪的依据。再加上对纹理纸上印制的每张防伪标签图像进行动态拍摄、采集、编码、建立档案,使每件商品都有了自己独有的纹路,然后存储到计算机识别系统的数据库中,供公众随时调取验证真伪。
消费者需要查询所购商品的真假,便可通过防伪中心设立的电话、传真和互联网查询系统来实现。
消费者采用任何一种查询方式,都能得到标签图像个性特征的语音描述,使消费者准确核实商品的真假。
纹理防伪识别的方位特征信息是公开的,不怕被电脑黑客拷贝,不怕回收,可进行多次有效查询,便于流通领域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消费 者识别方便、简单、直观、准确。
纹理防伪,是古老原理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完美结合的结晶,用这种技术手段防伪,既让造假者难以仿造,又让消费者容易识别。有效地解决了防伪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联系方式:东方国际防伪中心
电话号码:(0898)86819317、86819316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