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
  • 全站
  • 政策
  • 新闻
  • 服务
  • 数据
  • 互动
  • 专题
5年内深圳科技投入达1000亿元
日期: 2006年05月26日 10:55       来源:科技部
【字号:

    “科技投入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往往有很大的风险”。在310日“两会”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高度赞赏深圳的自主创新之路。“深圳市通过政府的引导来带动全社会的科技投入,他们提出五年内要用1000亿元投入科技,这种勇气和魄力是很了不得的。”

    深圳的自主创新之路已成为我国的一面旗帜。广东代表、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深圳科协主席李连和介绍,1993年,广东省委在深圳召开会议,深圳开始启动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深圳成立了第一家由政府投资的高科技发展公司,成立了第一家无形资产评估所。1995年,深圳出台了第一部企业秘密保护法,今年又推出深圳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深圳市很好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确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战略,形成了鼓励创新、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创新文化。到2005年底,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4900亿元,比1998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和还多,深圳市专利数达到20900个,在全国大中城市排第三位。深圳能源、水、电力消耗分别占全国的30%46%11%。深圳市实现了从“三来一补”的发展战略转向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转变,从以资源消耗为主向质量效益转变。“我在科技战线工作了20多年,最近国家关于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相继出台,让我感觉到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春天的气息迎面而来。”李连和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满怀希望。

    回顾多年探索,李连和总结说:“自主创新道路是艰难的,要舍得投入。由于深圳大力发展高科技,使得一些加工工业向外地搬迁,但是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心绝不动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艰难,积累缓慢,尽管我们有些统计数字放缓了,有些排名靠后了,但我们耐得住寂寞。”十年以前,华为公司的产品开始打入东欧10个国家的市场,包括俄罗斯,而俄罗斯也是科技大国,这意义重大。2005年,华为公司的出口已经达到40亿美元。“这是通过自主创新走向世界的一个点”,李连和说,“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我们政策对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在某些领域、在某些产品实现单个突破是可以做到的。在国家自主创新旗帜下,如果每个地方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我们实现整体突破的道路是指日可待的。目前,我们自有核心技术还不多,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品牌和企业还非常少,因此我们要不懈努力。”

    李连和表示,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需要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即人、财、物的优化配置。对于自主创新而言,投入非常重要。20045月,深圳中小企业板出台,这确实对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从20045月至今,已有50家企业上市,筹集资金220亿。但是,企业上市中小企业板所需周期长、手续复杂、成本高,导致很多企业无法在国内上市,不得不到境外上市。最近科技部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的5万家企业进行调查,其中2万多家接近上市标准,但就是由于上市周期太长、程序复杂而无法上市。我国有几十万家中小企业,建议改革中小企业板上市制度,简化程序,尽快缩短企业创业时间。

    “我对深圳市在过去这些年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功深受鼓舞”,徐冠华说,“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深圳市政府定位非常明确,创造了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环境,致力于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深圳市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有非常宝贵的经验。据我所知,深圳市有490%,就是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技投入来自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设在企业。深圳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和深圳市坚决贯彻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方针是分不开的。”徐冠华说,“深圳市提出要把过去改革开放以来的积蓄用于研究开发、用于科技进步,提出五年内科技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这种勇气和魄力是很了不得的,值得学习。如果中国其他各个城市都像深圳一样,我相信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大有希望。”

(资料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王新佳  2006-3-1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Alt+~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