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双百千万”专项行动暨德清县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成果配”路演活动在德清举行,既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和交流经验的平台,也奏响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前奏”。
先进光源芯片、电机控制芯片、神经3D图形生成与渲染处理器芯片.......在路演现场,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对6项拥有核心技术、良好市场前景和成长空间的科技成果进行展示,含“新”量满满。
其中,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项目团队带来的成果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光。项目团队瞄准激光半导体芯片的研发和生产,通过“IDM”(即垂直整合制造)运作模式,涵盖半导体芯片从晶圆生长、刻蚀、封装与测试等全链条环节,目前无需依赖外部供应商,也能实现半导体产品的自给自足。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普通的激光雷达能够接收的范围为100米,但我们自研的产品能够接收的范围为300至500米。目前该项目拟落地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创新产业园,预计6月底相关产品将实现产业化。
上海科技大学项目团队则带来了针对快速三维重建和逼真渲染难题的硬核成果,解决了神经三维重建(生成)与渲染技术落地应用面临的算力瓶颈。上海科技大学项目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们的技术如果一直停留在实验室,是没有意义的。路演让技术得以从实验室走向现场,该项目与德清的地理信息产业有极高的关联度,目前团队正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洽谈。
本次活动是集成电路专场,芯谋咨询和力合资本负责人分别围绕半导体产业和光层关键技术产业化分享了自己的见解。省科技评估和成果转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浙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集成改革的相关情况。
今年以来,德清不断深化“研究院经济”,充分发挥研究院在项目研判、技术攻关等方面积极作用,积极探索“一院一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机制,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研发、孵化与产业带动能力。德清县科技局负责人说,今年是“德清模式”创立40周年,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发源地,可以说创新已经融入了德清的发展基因。作为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路径,之后专题路演活动将在德清常态化举行,通过聚焦各新型研发机构背后高校资源、校友资源,锁定各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真正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向前台,赋能企业。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