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潜海、“嫦娥”揽月、“北斗”组网、C919大型客机问世,这些“大国重器”的研发全都离不开仿真技术的支持。5月24至26日,由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和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共同主办,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等承办的第四届中国仿真技术产业高峰论坛在宁波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仿真驱动的智能未来:创新、融合与应用”,共吸引500多名仿真领域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共话技术研究热点、关键技术,展望仿真技术前沿动向和应用前景。
论坛采用“1+6+N”形式,共设1个主论坛,深空探测、航空装备与系统工程,数字孪生与数字工程,汽车交通与仿真技术,工业仿真软件创新与发展,大模型、人工智能及计算流体力学,绿色能源及新材料等6个专题分论坛,同步举行仿真科技展、高端对话、技术发布、闭门会议等多项特色交流活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校长陈十一在致辞中表示,仿真应用作为支撑各行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企业提供了能够覆盖产品论证、研发、试验、制造、维护、辅助决策等各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同时,本次论坛对于推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有着重要作用,将更好地助力甬江科创区高质量发展,为宁波数字经济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赋能。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长田玉萍表示,仿真技术作为国家发展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前沿科技行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也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技发展趋势之一。未来将把中国仿真技术高峰论坛,培育成为中国仿真技术的“达沃斯论坛”,搭建仿真领域产学研融合的高质量平台。
论坛汇聚了数百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会,多位院士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分享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创新团队负责人郭旭,分析了当前我国CAE软件研发面临的形势,介绍了在支撑装备结构正向设计的拓扑优化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惠分享了近年来微分控制方程物理机器三类学习求解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计算机视觉求解微分方程的科学计算方法。
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高端对话环节,来自三一集团、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吉利汽车、中国商飞和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对话。
当前,宁波正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为目标,积极推动甬江科创区、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数字产业集群。作为论坛承办单位之一,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与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合作共建。研究院聚焦智能硬件与感知、三维建模与仿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数字孪生相关领域基础研究,针对先进制造、港口航运、智慧城市等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共性技术需求,研制一批技术领先、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