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先请李萌先生作介绍。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针对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问题,指示要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李克强总理对加快解决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的问题,激励科研人员发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后,各方面迅速行动起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将会有一系列措施出台。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若干措施”就是其中之一。在制定若干措施的过程中,科技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意见建议,具体对制定若干措施有三点考虑:
一是以信任为前提。充分尊重科研人员主体地位,按照科研活动规律改进科研管理方式,精简优化管理流程,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紧扣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问题,需要改进的立即改进,没有落实的抓紧落实。
三是坚持放管结合。放权放到位,放出活力,放出绩效;管理要守住底线,为科研活动保驾护航。
这次制定的“若干措施”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针对性强。主要针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研人员反映突出的经费管理繁琐、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问题,采取措施能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二是改革力度大。近20条内容条条都有突破,特别是坚持刀口向内、从政府自身改起,体现服务意识。三是操作性强。提出的政策措施明确了执行主体和实施对象,有的还明确了时限要求,做到可操作、可考核、可检验。
“若干措施”主要内容:一是关于优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简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推行“材料一次报送”制度,合并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赋予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科研人员可以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申报指标的前提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二是关于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切实精简人才“帽子”,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加大对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科研人员的薪酬激励。三是关于强化科研绩效评价。推动项目管理向重实效、重结果转变,对基础和应用基础、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项目实行绩效分类评价。强化契约精神,严格依据任务书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四是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强化法人的主体责任。建立分级责任担当机制,鼓励法人单位担当负责。这些具体内容,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新闻稿里有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