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听取意见 深入查摆问题——21世纪中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系列调研活动
日期:
2013年10月17日 09:07
来源:科技部
9月12日和22日,21世纪中心副主任彭斯震同志带队分别赴中科院生态中心和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与受访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科技管理人员、一线研究工作者代表进行了座谈。9月23日,21世纪中心正局级调研员么厉同志带队在武汉市汉阳区、仙桃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组织开展验收考察工作期间,与当地领导干部及基层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座谈。
上述座谈以摆问题、提意见为主基调,从具体业务工作切入,探究“四风”根源。在肯定中心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与会人员也指出,一些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表现确需改正。中科院生态中心代表指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瞻性、引领性和战略性研究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宏观层面和有显示度的工作欠缺,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方面,与一线服务对象沟通交流不够深入;应继续完善科研项目的形成机制,进一步打破“小圈子”,为研究人员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凡验收必通过”的现象必须改变,项目立项后的监管力度应当加强;应当改变项目课题通知要求直达负责人而忽视其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模式,加强与基层单位科技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络,进一步强化科技计划项目法人责任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座谈代表的主要意见建议则包括:政府科技投入应与市场需求更紧密结合,减少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应当针对服务对象需求,加强新政策的宣讲与解读;关于政策执行效果,应当多听取基层研究人员意见;抓具体工作多,谋全局规划不够,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减少科技资源的分散和重复、提高科技资源统筹能力和效率,避免专项经费“撒胡椒面”;存在会议多、小、散的现象,分散研究人员精力,应精简此类会议,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关于项目执行方面调整事宜的请示,存在“有请示、无批复”、“有请示、晚批复”的现象,应给予及时而明确的批复;部分工作安排应当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代表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多部门协调推进、众单位协同参与、最终惠及全民的系统工程,实验区建设需国家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及政策的倾斜;希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能够像高新区和农高区一样,获得实实在在的配套政策、经费支持和激励措施;结合试验区特点和实际,应设立专项进行规划引导和实施支撑,分类指导实验区创建工作,并加强人才培养;中心应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更多地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实际需求,积极谋求创新,提出更多惠及实验区的举措。比如:加强能力建设,为实验区基层部门创造学习、培训机会;组织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经验交流与推广活动,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等。座谈会上,大家还就基层单位普遍关心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经费预算使用与监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调研座谈和问卷调查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为中心准确查摆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线索。中心领导班子表示,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是中心的宝贵财富,是中心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鞭策与动力。针对直接反映出的“四风”问题,中心要深入剖析原因,立行立改,对于业务层面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分析可能的“四风”根源,从思想上防微杜渐,在行动上出谋划策,为基层多解难题,多做实事。
为查清摸准中心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工作中“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夯实中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续环节的工作基础,近日21世纪中心向全体在职职工、借调实习人员发放了68份调查问卷进行“四风”问题意见建议的内部征集活动。同时,主动“走出去”,与业务工作联系紧密的有代表性的研究院所、企业、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开展了旨在“聚焦四风,听取意见”的调研座谈和问卷调查活动,将“四风”问题意见建议的征集来源进一步拓展到基层服务对象。
9月12日和22日,21世纪中心副主任彭斯震同志带队分别赴中科院生态中心和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与受访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科技管理人员、一线研究工作者代表进行了座谈。9月23日,21世纪中心正局级调研员么厉同志带队在武汉市汉阳区、仙桃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组织开展验收考察工作期间,与当地领导干部及基层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座谈。
上述座谈以摆问题、提意见为主基调,从具体业务工作切入,探究“四风”根源。在肯定中心工作作风、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的同时,与会人员也指出,一些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表现确需改正。中科院生态中心代表指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瞻性、引领性和战略性研究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宏观层面和有显示度的工作欠缺,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方面,与一线服务对象沟通交流不够深入;应继续完善科研项目的形成机制,进一步打破“小圈子”,为研究人员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凡验收必通过”的现象必须改变,项目立项后的监管力度应当加强;应当改变项目课题通知要求直达负责人而忽视其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模式,加强与基层单位科技管理部门的沟通联络,进一步强化科技计划项目法人责任制。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座谈代表的主要意见建议则包括:政府科技投入应与市场需求更紧密结合,减少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的行政干预;应当针对服务对象需求,加强新政策的宣讲与解读;关于政策执行效果,应当多听取基层研究人员意见;抓具体工作多,谋全局规划不够,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减少科技资源的分散和重复、提高科技资源统筹能力和效率,避免专项经费“撒胡椒面”;存在会议多、小、散的现象,分散研究人员精力,应精简此类会议,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关于项目执行方面调整事宜的请示,存在“有请示、无批复”、“有请示、晚批复”的现象,应给予及时而明确的批复;部分工作安排应当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代表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一项多部门协调推进、众单位协同参与、最终惠及全民的系统工程,实验区建设需国家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及政策的倾斜;希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能够像高新区和农高区一样,获得实实在在的配套政策、经费支持和激励措施;结合试验区特点和实际,应设立专项进行规划引导和实施支撑,分类指导实验区创建工作,并加强人才培养;中心应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更多地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实际需求,积极谋求创新,提出更多惠及实验区的举措。比如:加强能力建设,为实验区基层部门创造学习、培训机会;组织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经验交流与推广活动,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等。座谈会上,大家还就基层单位普遍关心的科技信息管理平台、经费预算使用与监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调研座谈和问卷调查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为中心准确查摆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线索。中心领导班子表示,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是中心的宝贵财富,是中心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鞭策与动力。针对直接反映出的“四风”问题,中心要深入剖析原因,立行立改,对于业务层面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分析可能的“四风”根源,从思想上防微杜渐,在行动上出谋划策,为基层多解难题,多做实事。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