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全省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
· 江苏启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
· 宁波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 新疆认定1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国外动态 欧委会积极推动公共科研数据的公开
英国政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投入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已成为
全省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系统部署,要求“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支持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聚集研究力量,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强力支撑和带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2009年开始,山东省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陆续布局了一批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共批准立项建设省重点实验室86家,其中,第一批立项建设的33家实验室已通过省科技厅验收,正式挂牌运行。33家实验室经过建设期的筹建,在研究方向凝炼、研发能力提升、行业科研人才吸引和凝聚、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平台。
一是实验室成为企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的重要载体。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定位于R&D的上中游,依托企业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定位于R&D的中上游,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围绕这一定位,实验室在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凝练方面下了大力气,凝炼形成了106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夯实了企业长期、稳定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的基础,并引导企业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发工作。
二是实验室成为企业原创性科技成果产出的土壤。实验室为主或参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9项;其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0项。申请或授权专利648项,其中发明专利(含新品种权)259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8个,制定行业标准120个,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项;发表论文348篇,其中被SCI 、EI、ISTP检索收录论文117篇,占总数的33.6%。
三是实验室成为高水平科技人才集聚和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重点实验室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吸引、聚集和培养国内外一流人才长期到重点实验室工作。经过两年筹建,企业科研条件和环境明显改善,33家实验室的建筑面积达25.8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4251台(套),总值达9.74亿元,提升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
四是实验室成为科技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辐射、带动了行业发展。实验室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55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225人次;共设立开放课题117项,开放课题到位经费达5765万元。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江苏启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建设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江苏省科技厅党组关于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和省委十七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进一步引导各地按照“一区一战略产业、一县一主导产业”的创新发展要求,深化产学研合作,集聚创新资源,错位发展,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江苏省于今年启动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主要围绕特定产业,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等手段,有效集聚相关创新资源,以创新集聚带动产业集聚,促进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实现无缝衔接,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规模集聚明显、产学研合作紧密、科技服务体系完善、产业竞争优势显著的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集聚区,成为本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
宁波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自2011年起,宁波市共评选出80家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其中包含13家省级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两年多来,宁波市以项目凝聚创新团队,加大对创新团队的培训力度,为创新团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优化团队创新体制建设,使各创新团队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集聚优秀创新人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创新团队直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宁波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团队2012年共申请专利68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当年授权专利37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开发新产品项目15项,其中10项列入宁波市新产品计划,新产品销售额38623万元,占企业全部销售额的66.22%。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创新团队,2012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7件,累计拥有授权专利460件。截至2012年,80家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已获授权专利4295件,其中发明专利635件,核心技术和专利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比例在40%以上。80家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共取得中国驰名商标26个,中国名牌产品27个,浙江名牌产品63个。
创新团队引领企业行业技术标准不断升级。宁波吉品科技公司2012年主持或参与制定了手机等射频同轴连接器的12项国际标准;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中国企业赴伦敦参加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水表国际标准评审会;舜宇集团舜宇光机电一体化研究创新团队参与国家标准修订3项并已公布。在最近两三年发布的一系列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中,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很多还成了主角。截至2012年,80家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共主持(参与)制定修订国际、国家、省、市、行业标准累计达到383项,其中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240项、行业标准114项。标准的实施不仅让行业内的企业和产品提升了档次,更推动了行业及产业链上其他行业的标准化。
创新团队使企业对人才更具吸引力。截至2012年,宁波市80家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共集聚人才4867人,核心成员763人,45岁以下成员3777人。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伺服节能塑料注射成型装备研发创新团队是省、市两级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自成立以来,共培养工程师34名,高级工程师1名,引进和培养硕士研究生25名,博士研究生2名。由这些高层次人才凝集的创新团队累计参与开发项目80余项,为企业开发新产品60余项。特别是MA系列伺服节能注塑机,目前已占到企业销售总额的80%以上,是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转危为安”实现历史性突破的重要基础。
创新团队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使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宁波威孚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创新团队技术创新成果,产品性能水平超过其他国内增压器企业,并接近国外产品先进水平。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乐观的背景下,国内其他企业增压器销售量不断下降,而威孚天力公司一枝独秀,2011年销售增压器15万台,2012年超过20万台,增长率创最高纪录;2011年销售收入12598万元,2012年为14320万元,增长率为13.7%。
据统计,2012年宁波市80家企业技术创新团队销售总收入达到1582亿元,其中主导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115亿元;企业销售总利润达到148.7亿元,其中主导产品销售利润达到92亿元。
新疆认定1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近日,新疆科技厅、财政厅、教育厅、国资委、总工会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联合批准加工番茄、农业节水、马产业等12家自治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将共同推动各联盟建设,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探索构建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加强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和成果扩散,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培养创新型人才,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国外动态
欧委会积极推动公共科研数据的公开
根据欧委会2012年通过的欧盟及成员国科技资源共享的决定,公共科研数据公开作为科技资源共享的主要内容之一,欧委会于近期推出具体的行动措施,加速欧盟公共科研数据公开的步伐。欧委会认为,公开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具体的科研试验数据,可以避免浪费科技资源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有利于整合欧盟每年870亿欧元的公共研发投入和科技资源及科研基础设施共享;有利于欧盟统一的研究区域(ERA)建设和成员国科技资源相互之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转移和提高欧盟的创新能力。
欧委会推出的主要措施包括:1)原则上一律公开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和未来2020地平线(Horizon 2020, 2014-2020年期财政年度)科研与创新框架计划的所有科研基本数据;2)由欧委会公共财政完全出资的科研论文与科技成果,研究人员有义务自觉、随时和立即公开科研基本数据(欧委会网站“金色”通道);3)研究人员必须以可利用的方式公开科研论文,自然科学以6个月为期限或人文科学以12个月为期限,录入欧盟知识数据库(欧委会网站“绿色”通道)。
欧委会建议,成员国应对本国的公共科研计划积极采取类似的行动举措,目标是到2016年,实现欧盟范围内至少60%以上的公共研发与创新数据公开。欧委会将尽快制定出科研数据公开的具体操作规范,包括投资者或私人的科研成果转化或商业化的法规准则。欧委会将采取的具体行动包括:1)建立2020地平线研发与创新框架计划的科研成果同行评审制度;2)理顺公共科研成果与私人商业化或技术转移之间的法律利益关系;3)创建科研信息共享电子基础设施(e-infrastructure)平台,实现欧盟成员国之间、以及全球之间的互联;4)促进科技界树立科研公开意识、形成数据共享机制和创造人类共同财富。
英国政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投入
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BIS)发言人于3月13日再次阐明英国政府在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包括面向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企业资本基金”和“英国创新投资基金”,研发抵税政策,成立商业银行等。
发言人同时强调向技术战略委员会(TSB)投资12亿英镑在未来3年时间里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活动,其中包括用于建设弹射中心(Catapult Centres)的2.5亿英镑。近期还将由生物医学促进计划(the Biomedical Catalyst)再投资5000万英镑支持生物医学成果转化。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