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 科技部等15部门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深入实施
· 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与招商银行签署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合作备忘录
· 江苏省科技企业培育取得新成效
· 陕西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 湖北加快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 国外动态 奥巴马推“学徒计划” 欲重振美国制造业
科技部等15部门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深入实施
5月9日,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人民银行、国资委、税务总局、中科院、工程院、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国家开发银行等15个部门和单位在京召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部际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3年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相关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工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8号),去年6月,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门和单位建立协调推进机制,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为抓手,共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据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年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一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出台了科研项目后补助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依托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99家、55家和300家。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比例分别达52.3%、38.7%和40%以上。2013年,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占全社会总支出达76%以上,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占国内总量的54.9%。二是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健全。146家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聚集了5000多家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组建了14个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推动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科技特派员制度、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等,促进了科技成果和人才向企业集聚。三是企业主导科技产业化成效突出,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对企业的支持。2013年全国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国家高新区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服务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立完善协同创新联盟和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创业的作用日益突出。四是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共享机制初步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达到412个,引导地方建立了一批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搭建了科技资源和企业需求对接的信息服务平台。在10所高校开展大型仪器开放共享试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企业服务47万多家次。五是重点创新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企业创新环境逐步优化。2012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约430亿元,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落实所得税优惠850亿元。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全国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30多家、科技支行60多家和一批科技担保公司,设立16个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2013年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达到254亿元。
为推动国办8号文件各项政策落实,今年一季度,科技部委托全国工商联对民营企业落实政策情况进行了第三方调查评估。针对调查反映的突出问题,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从落实普惠政策、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健全协同创新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2014年共同继续推动的一系列重点任务措施。各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联动和协作,创新体制机制,营造政策环境,加强公共服务,完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在会议总结讲话中指出,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围绕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快建立围绕产业链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机制,改革技术创新项目形成实施机制,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创新政策协调联动机制,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争使国办8号文件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抓出实效。有关部门和单位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与招商银行签署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合作备忘录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根据科技部和招商银行签订的《支持自主创新科技金融合作协议》,2014年5月16日上午,科技部人才中心与招商银行签署了《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合作备忘录》及《关于合作举办“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投融资对接集训营”合作协议》。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和招商银行副行长唐志宏出席,人才中心主任李普和招商银行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杨少伟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及相关协议。
曹健林副部长指出,国家鼓励科技人才积极创业并依托“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创业者对银行的金融对接需求是迫切和必要的,他对人才中心与招商银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予以肯定。招商银行副行长唐志宏表示,通过充分发挥人才中心的组织和人才优势以及招商银行的融资和服务优势,促进科技和金融相结合,能够帮助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及企业更好地发展,同时对后期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投融资对接集训营等活动充满期待。
李普介绍说,作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与“万人计划”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遴选平台,人才中心认真组织实施创新创业人才的遴选和培育扶持工作。自去年以来,中心推出一项旨在促进创新、创业与资本、管理“双对接”的行动,经过几次试验已形成较成熟的模式,并得到创业者和对接方的肯定与认可。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探索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成长、优化管理与金融结合的系统模式和有效措施,打造全方位服务平台,帮助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创业人才与金融事业不断发展。
江苏省科技企业培育取得新成效
2014年以来,深入推进江苏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群体培育取得新成效。
(一)支持98家创新型领军企业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企业科技园,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583家。
(二)实施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组织遴选839家列入省科技型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后备库,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全省境内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71.5%,2014年一季度江苏省“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入库企业占80%。
(三)启动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促进一批成长期科技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93家,复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362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7000家。
(四)加大民营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73858家,成为江苏省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陕西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缺技术”、“融资难”等问题,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各种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努力增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能力。目前,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万多家,其中经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13125家,专职从业人员44万人,科技人员23万人,全省企业专利申请总量达到3.3万件,占全省申请总量的60%;全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就占到80%以上;全省评定的陕西省名牌产品中,中小企业占到85%以上。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陕西省企业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陕西省全力推进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平台网络建设,现已有11个市县的平台正式投入运行。省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已经建成,已有近30家服务机构入驻,陆续开展91项200余场活动。目前,陕西省正在开展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建设,拟将全省中小企业的技术和“专精特新”及专利新产品等,向全省、全国进行长期展示,强力推进陕西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品牌、加快实施名牌培育战略。
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工信厅、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等每年列支中小企业创新专项资金,对重点行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协作配套能力提升、科技创新、信息化应用等市场主体建设项目给予支持。开展了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省级认定,并对部分企业发放了政府补贴。目前,认定企业总数已达到398家,明年将达到500家。
陕西省还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企业专利新产品认定扶持工作,已连续认定两批次共169个陕西省中小企业专利新产品,到“十二五”末将达到300个。此举极大地提升了陕西省中小企业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陕西省还将对重点中小企业专利新产品的后续产业化建设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针对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陕西省已连续3年组织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银企对接会,与17家商业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活动,开创了全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的先河。仅去年一年,全省就有160家中小企业和科技工作者运用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获得贷款逾12亿元。
青岛市科技服务联盟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日前,青岛市科技局依托青岛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青岛市分析测试学会等单位成立“青岛市科技服务联盟”,成员涵盖100余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共同服务全市中小企业。
成立科技服务联盟,主要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配合相关部门推进和宣传科技服务的政策措施。一是在发挥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功能上做文章,通过市科技局和联盟成员的共同努力,依托本市优势科技资源,深入挖掘产业需求,深化科技服务水平,增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二是着眼于各产业领域的现实问题,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服务为导向,整合各种优势科技资源,拓宽科技服务渠道,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服务助推企业发展;三是联盟成员抓好联盟组建成立的良好机遇,发展壮大自己,提升联盟成员服务能力和效率,为加快全市中小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共同打造出具有青岛特色的科技服务品牌。
国外动态
日本政府拟设专项资金 以培养本国乔布斯式人才
为培育敢于创新并对世界信息通信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人才,日本政府将对提出相关课题的人予以资金等方面的扶持。
日本财务省在本年度信息通信领域的投入中新设了“面向具有独创性人才”的专项政策,只要满足“具有想象力和野心”等条件,每个课题可获得每年最高300万日元的经费扶持。此外,日本政府还将为挑战者创造一系列有利的研究环境,让知名的研究者、风投企业家为挑战者献言献策。同时,项目允许失败,这样的政策在日本中央政府机构尚属首次。
日本政府出台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促成电脑、移动电话等信息通信业的革新,并培养与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一样有个性的人才。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